古厝残破,他住进堂叔家 后垅村127号,百年古厝,这是李魁镇的家。但他不住这。 这栋百年古厝,已破败,木质门窗腐烂残破,但仔细看屋檐内侧未被腐蚀的精致雕花,仍可看出李家当年的风华。这是祖屋,有的房间分给了叔叔,有的房分给了伯伯,魁镇的父亲也分得一间。 不过后来,伯叔陆续搬出,魁镇和母亲便还住在老屋里。祖屋越来越破,墙壁也出现裂缝,担心不安全,前几年开始,魁镇住在了堂叔家。 “时间太久了,你看,都不能住人了。”堂哥指着古厝说。墙壁上的砖,多处残缺,留出很大的空隙。母亲仍住老屋里,其它房间用来堆放杂物,还有一间,养了13只鸭子。 母亲养这些鸭子,是用来给儿子补身子的。但节俭习惯了,李魁镇也总是舍不得吃。家里还有一亩半的薄田,母亲种上了花生、稻谷和青菜。拔花生、剥好、榨油,家里吃的油都从这来。 3个姐姐已出嫁,也不富裕。这么多年来,她们不时会给魁镇钱,支持他读书。“亲戚们一直很照顾我。”魁镇说,伯叔家煮了好吃的,都会端一些过来,堂哥也经常帮忙料理家里的事。 耐心帮同学辅导从没烦过 594分,李魁镇志愿填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我想当老师”。 “初中时有位老师对他特别好,他很感恩,那时开始他就想当老师。”堂哥说。 那是魁镇初中的语文老师钟桂云,一个很善良、温柔的老师。“她经常送衣服给我穿,我语文不是很好,她经常帮我补习。”李魁镇说,她知道我家里的情况,常和我聊天,聊生活,聊理想。她说,无论道路怎样,对生活都要充满勇气和信心。 在老师们眼里,那个高中三年都靠减免学费、在食堂经常只要两份素菜的男孩,却总是满脸微笑。 “有很强的包容心,乐于帮助别人,爱下象棋,很乐观。”高三班主任蔡国桥这么评价他。“同学们很爱找他讲解题目,他从来没烦过,有时候一个问题都问五六遍,他还是很耐心。” “有个同学,脚受伤了,魁镇一直在旁边帮助他,扶上扶下,帮他买三餐。”蔡国桥说,热心、脾气好,这是同学们公认的。 (东南网-海峡导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高考前父母重病 南京一学子挑起生活重担
·“知分报志愿”可能加剧高校招生乱象
·“洋高考”试题让我们痛苦地看到差距
·男孩四肢残疾坚强面对 高考超一本线72分(图)
·“后高考经济”该降温了 家长理性消费很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