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科教新闻 > 热点评论 > 正文
时事点评:博士教中学就“没出息”?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2-12-04 13:23
点击数:
分享到:

  据媒体近日报道,清华大学[]博士萧杨逃离科研,执教中学。其导师说:国家投入几乎白费,实在可惜。“他的选择让我很惊讶,我彻夜失眠也没想明白。他是我遇到过的最有天赋的学生。”

  而萧杨则认为:我真的厌恶科研,坚持干一辈子科研一定不会幸福,当中学老师也挺好。“今年寒假我还帮一个微积分挂科的大一孩子补了两天课,当她告诉我她补考得了90多分的时候,那成就感啊,杠杠的。”

  这不由得让笔者想到一个拉小提琴的孩子,大学时代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后,就将小提琴摔碎了。他说,他从来就没有喜欢过音乐,仅仅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愿望,才忍痛拉琴的。现在,毕业程序结束了,他终于得到解脱了。没有兴趣的学习和工作,对人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折磨和苦痛,其发展动力、创造激情、奉献精神、未来潜能都会被抑制很多。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未来的和谐成长。教育提供给孩子的,不仅是知识,更有知识以外的精神财富,比如良好的情商发展、较强的生活能力、强健的个人体魄以及服务于社会的公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快乐心情。正像有些学校提到的:“教育孩子几年,影响孩子几十年”。这些发展,同样是教育的重要责任和任务。

  可当下,教育的“物本”意识非常盛行,教育者、学校更愿意将学生当作功名的承载者,当作某种崇高期待的继承者。达到了这个目标,才算是教育成功,否则,就是“误人子弟”、“浪费资源”。当然,因为国家对博士教育投入较多,人们多认为博士应该承担更重要的科研工作,产出更多重大科研成果,也是人之常情。可如果这种“投入”忽略了他们的独立选择和本然兴趣,甚至忽略了他们的“工作快乐”,这种“教育高期待”是不是有点自以为是、强人所难呢?

  所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说:“学生不想继续从事科研,那就让他走好了,真正喜欢科研的人会留下来做,没有什么好遗憾的。”该院教师郝雪梅也认为:“每一个个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应为了集体压抑自己的兴趣。每一个个体好了,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就算是选择了做中学教师,也不是不能做出突出成绩。萧杨博士能将自己的厚重学识化为深入浅出的讲解,使理科课程充满兴趣,成为一种震撼般的引导,让更多孩子乐意选择科研事业,这种贡献一点都不比当科学家搞科研卑微。

  人各有志,不必强求,愿意从中学教师干起,也挺好。因为“科学奠基工作”同样有出息,同样能作出让人叹服的社会贡献。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时事点评:博士教中学就“没出息”?  ·明星当教授挂名多讲课少 刘欢讲课外语最给力  ·大学生身中13刀仍奋追歹徒 获“见义勇为”称号  ·湖南衡南教师招考曝丑闻 13名考生花58万元入围  ·考研大军依旧浩荡 熊丙奇:不要盲目从众跟风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