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林夏:学区房“疯涨”折射教育失衡的硬伤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8-13 10:30
分享到:

最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北京、长春等地调研时发现,随着“幼升小”、“小升初”升学季来临,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紧张,北京、上海、长春等一二线城市中,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交易火爆,价格水涨船高。记者走访了北京海淀、东城、西城等名校集中地段的房地产中介,发现多数学区房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但每平米均价不低于5万。与附近非学区房相比,学区房每平米均价高出2万左右。(8月12日红网)

古有“孟母三迁”之说,现在买一套学区房,让孩子进入一家师资力量相对较强的学校,从而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成为很多家长拼死拼活的动力。照理说,知识是最公平的,然而学区房“疯涨”却折射出教育失衡的硬伤。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许多家长的座右铭,虽然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有力批评,但是那些所谓的劝导并不能完全打消人们的忧虑。就像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当当的妈妈林小枫所说的:“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

可见,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起跑线问题确实是一个真实而严峻的问题。然而,谁能制止学区房价格的失控性增长?谁能让学区房价格回归理性,让教育回归本质?

显然,政府需要担当起应有的责任,教育、住建等相关部门需要有所作为。但除了需要政府担起担子外,我们的社会和个人,都应该确立正确理性的教育观念。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和个人要承担起应有的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关心和关注教育本身,不盲目追捧所谓的“名校”,用自己的理性行动投票,拒绝天价学区房,还教育公平公正,还社会公平公正。

也许,正是由于对于教育起跑线越来越严重的被金钱所扭曲,才有了那么多人为孩子可能输在起跑线上而恐慌。

文/林夏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专家称一成儿童青少年患精神障碍 重症患者占  ·评论:图书馆里的孩子需要言传身教  ·大学新生入学清单大盘点 配齐一套最少5000元  ·儿童性早熟现象越来越常见 或导致身材矮小  ·不孕女花8000买孩子 发现是脑瘫儿举报医生拐卖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