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广东“雪藏”文理前十分数 考试院称不影响填志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26 10:41
分享到:

广东“雪藏”文理前十分数 考试院称不影响填志愿

广东“雪藏”文理前十分数 考试院称不影响填志愿

广东“雪藏”文理前十分数 考试院称不影响填志愿

广东“雪藏”文理前十分数 考试院称不影响填志愿


  延续去年“雪藏”状元的“狠招”,今年广东仍不第一时间向文理科前10名考生公布分数和排序。不过,与去年毫不知情的忐忑相比,今年查不到分数的考生和老师大多心里有数,意识到好事降临。

  “这些考生的分数没第一时间公布不会影响他们填志愿。”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透露,省教育考试院一定会在志愿填报结束前,通过各市招办将分数直接告知考生。

  今年广东高考()文理科前十名的考生地域分布较广,除了高分生频出的广州、深圳,佛山、茂名等地亦冒出众多“牛人”。地处欠发达地市的茂名信宜中学,更有理科生总分达到717分。

  另一个现象是,盛产文理前十名的“高分大户”学校今年也遭遇洗牌,沉寂几年的广州二中今年迎来“大爆发”,12名高分考生在放榜当天获清华北大约见,成为当天广州中学收到名校橄榄枝之最。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省内的高分考生大多是“运动健将”:武术特长、长跑冠军、羽毛球好手……考生们对运动的热情也并未在紧张的备考中褪减,跑步打球成了“牛人”们最好的减压方式。

  高分生群像

  广州二中12名高分生被清华北大约见

  放榜前夕,广州二中有12名学生被清华北大约见,成为当天广州受邀学生最多的学校这一点连本校老师都大呼惊喜。“虽然以前也有被约见的情况,但都是两三个,没有今年这么大规模。”广州市二中办公室主任陈祖力激动地说,前天晚上7点左右,清华招生组的老师就打来电话要约见学生了,其中最牛的是高三(1)班,有7名学生收到了清华大学(招生办)的约见。

  然而,这个“牛班”里的理科生,是否就像人们印象中的书呆子?记者昨日所见,他们不仅会学,更会玩。

  裸分考了692分的“超哥”王艺超,是班上的数学科代表。从小,他就与数理化题特别“来电”。“只要有兴趣,学习完全可以闹着玩!”“超哥”解释,有些知识点跟平时玩的小游戏很像,所以就越学越来劲,“玩开心了”,成绩也名列前茅。

  班上长发飘飘的“女神”周婉婷也勇夺686的高分。婉婷确实是个文艺小青年,她从小就练芭蕾,到了二中就因为身材姣好而进入礼仪部,之后还参加了cheer up社团当拉拉队员,为各种比赛跳舞助威。由于声音甜美,文艺细胞活跃,平时凡学校的节日典礼,她都会“露几手”。

  一个好班级当然得有好的“领头羊”,而这群“牛娃”最信服的人就是班主任李碧。“这群孩子太优秀了!两年来,他们都是在欢声笑语中轻松地完成了学业。”作为班上的“大家长”,李碧坦言,自己与学生们的关系更像是朋友。

  由于学生们的思维很活跃,李碧还给予了孩子们一个特权:课堂上如果有特别的见解可以举手提问或者自己上讲台来阐述。李碧说,在高三一模的时候,她有两天时间要集中到市里批改试卷,于是,班上的课程都是由这些学生轮流去讲,“他们自己编题,自己组织讲义,我对他们非常放心。”

  正是因为这样的“放权”管理,孩子们能更自由地吸取知识,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大部分孩子的情绪不会大起大落,比较稳定,所以无论是平时还是考试,他们都能正常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李碧说,这正是他们取得好成绩的重要秘诀。

  理科前十

  广东实验中学黄少麟:

  喜欢“玩竞赛”,也不忘羽毛球

  金丝眼镜、皮肤白皙、身材偏瘦、笑容阳光……这是广东实验中学高三8班的黄少麟,今年高考考进全省理科前十的理科“牛人”。

  昨日上午,黄少麟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给他伸出了橄榄枝,并告诉他荣登全省前十。“考到这个名次也有暗暗想过,但刚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很惊喜!”腼腆的黄少麟一脸平静。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平时成绩一般保持在年级前十名,但第一名此前只拿过一次。

  黄少麟最大的特长和兴趣是“玩竞赛”,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上课外的奥数班,直到初中转向研究物理竞赛,到了高一已经开始“刷”高三的物理题。“数理化竞赛最重要是凭兴趣,因为走这条路比准备高考还崎岖。”少麟说,研究竞赛题经常苦思一夜仍一无所获,郁闷得睡不着。但那种征服难题的兴奋感还是让他坚持了下来。

  “‘玩竞赛’让我收获了很多。”在全国第29届中学生物理竞赛中,黄少麟勇夺省级一等奖,由此也获得了高考20分的加分。不仅如此,竞赛还让他擅于抓现象的本质,能深入地理解概念以及能吃苦。

  除了勤奋,少麟还有一个特别的听课方法:他很少会把老师的笔记原文照抄,而是通过理解消化再形成自己的笔记。正因课堂效率高,备考期间,他从不打电筒开夜车,每天准时11点半入睡。考好了,他也不习惯奖励自己,反而会给自己更大的压力。

  不过,这位典型理科男也有“疯狂”的时候。热爱打羽毛球的他在高三伊始时,曾在自习课“早退”去打球,结果被老师抓了回来。但这并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整个高三,他几乎保持每周打2次球的频率。

  除了喜欢运动,他还是半个“麦霸”,最喜欢唱陈奕迅的歌;假期闲时,他还会在电脑上打上几盘模拟真人RPG游戏,或是关上宿舍门与室友们玩几把三国杀。“我觉得高考靠死做题拿不了高分,主要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轻松应考。”黄少麟总结。

  理科前十

  信宜中学张才荣:

  人长得瘦小,但却充满“正能量”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李文才 张宇 成传)昨日中午,信宜市教育城传出一个特大喜讯:信宜中学学生张才荣以高考裸分697分获茂名市总分状元(全省第四名),另获“广东省优秀学生”20分加分,以717分的高分荣获2013年广东省高考理科总分状元。

  在信宜中学,记者见到了张才荣同学。文静、理性、沉着这是张才荣给人的第一印象。凡是任教过张才荣的领导、老师,对其都印象深刻:张才荣人长得瘦小,但充满了“正能量”,面对各次考试和分数,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学习中特别有善于举一反三,思维清晰、严密、灵活。数学是专长,解题能力强,在各次考试中基本是满分。对于这次高考成绩,用张才荣自己的话说:既是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高考结束后,他自己感觉除了综合科感觉“有点难”之外,其他各科都是“正常发挥”。知道成绩后,他觉得比自己预料中的要高分。

  张才荣生于信宜市东镇旺同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亲张杰海是一位房屋装修工人,母亲做一些小生意,收入微薄。他还有一个弟弟,是信宜中学高一级学生。对父母的辛苦,张才荣自小就深有感触,他说,父母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之源。在学校,他学习勤奋、刻苦。尽管基础扎实,但仍然向老师虚心求教。每天都按照老师的安排进行学习,讲究效率,按时作息,不会加班加点。

  张才荣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便离开父母,进入信宜教育城读书。在小学三年级时,他经过全市统一考试,考入信宜教育城小学,之后又考入信宜教育城初中,2010年以中考第一名考入信宜中学读高中。从高一到高三,他都是保持全年级第一名,在各全国性学科竞赛中也屡屡荣获全国一等奖。在高三参加“广州二模”等考试中,曾多次获第一名。扎实的基础,稳定的成绩,早使其在茂名地区“小有名气”。

  考入清华、北大一直是张才荣的梦想。从高一开始,他就把目标定在这两所最高学府。如其所愿,在高考成绩公布时,便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相继约请其填报志愿。张才荣的初步目标是清华大学,对于方向,他觉得建筑类、工程类、医学类是最好的选择。问到更遥远的未来目标,张才荣有点腼腆,说:暂时还在思考之中。

  文科前十

  深圳中学卢菲婷:

  使自己紧张,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南方日报讯 (记者孙颖)“我完全没想到自己考了高分,数学后面的大题没做完、作文感觉也有点偏题”直到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深圳中学高三17班的卢菲婷仍不敢相信自己高考考了高分,“这种感觉太奇怪了”。这名看起来很温婉的女孩告诉记者,她是处女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考了第一名就不想再掉下去。

  不少人在高考时希望自己解压,而菲婷则反着来,希望自己紧张起来,“我觉得紧张、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数学、语文考完后,感觉没考好的菲婷告诉自己一定要有紧迫感、要紧张,要不然文综就“死翘翘了”。高考考完她内心十分忐忑,高考放榜前夜,她又开始紧张起来,不想面对结果。以至于昨日她并未查分,直到收到老师传来的喜讯,在去学校的路上才顺便查了分。

  对于自己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菲婷说数学最重要的是多做总结,在解题时一步步的做推论。英语则可以通过看欧美电影和电视剧来提高,她最喜欢看的美剧是《老友记》,这部剧对她英语语感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而文综则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便可。

  作为文科生,菲婷说自己不是那种喜欢看很多书的学生,她喜欢读的书有柴静的《看见》以及《新周刊》杂志,也喜欢看《致青春》这样的“小清新”小说和电影。而她平常的兴趣爱好是打羽毛球和看电影。

  菲婷坦言自己对传媒很感兴趣,当有记者问及其未来是否想当记者时,她机智地反问,“可是有很多记者告诉我不要当记者”后来她又补充称,目前还没有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菲婷还坦言自己目前没有男朋友,她也不主张高中谈恋爱,“肯定会耽误学习的。”

  这段时间菲婷正在忙着上香港大学的面试课,为本月30日的港大面试作准备,她说自己很想去港大读书,学习社会科学。而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那里很国际化、有很多出国的机会,而且舆论氛围比较宽松。

  对于这个暑假,菲婷也早已有了安排,她会跟同学去内蒙自助游。

  文科前十

  广州二中黄晓慧:

  在学校要做学霸 在家就要做玩霸

  高考成绩被屏蔽了,广州市第二中学的黄晓慧既惊又喜,直到清华北大同时打来了约见电话,她才敢大呼“意外”。但在班主任张勇心中,这样的好消息是意料中事。

  “灵气、领悟力超强、热心于各种社团活动”这是班主任和父亲给予晓慧的一致评价。黄爸爸告诉记者,女儿中考时就以760多分的高分进入二中,还获得了5000元的奖学金。不过因为受到社团活动的影响,她的成绩也曾遭遇低谷:高三第一次考试全班第20名的成绩,让这个自我要求很高的女孩意识到要收心学习。

  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家庭的教育给了她很大支持。高考前,晓慧比较紧张,爸爸每天都给她打气,告诉女儿“做好每一天就好,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有变化”。果然,从广州四校联考名列第五,到高考的极致发挥,连她自己也感到“状态大勇”。

  在同学们眼里,黄晓慧是个对分数看得很淡,大大咧咧、多才全能型的人。班上考了672分的伍灏殷与她惺惺相惜:“晓慧的逻辑能力很强,上课的时候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平时有想法、对学习有热情。”

  “在学校要做学霸,在家就要做玩霸。”这是黄晓慧对自己生活的要求和概述。事实上,他在学校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从高二开始就投身学生会、模拟联合国、文学社……喜爱文学的她,更是校学生会《晨曦》杂志副社长,曾用PS软件代替word排版,让该刊物在校内的发行量翻倍,还以班主任张勇的名义办了班级刊物《勇报》。在家,她也爱练练笔,写写小说。“同学评价我的小说是‘好复杂’,类似《雷雨》。”

  到了高三,晓慧依然“动画照看、小说照写、步照跑”。而在初中荒废了下来的钢琴还从新练了起来:周末回家练一个小时的钢琴,然后到越秀公园跑步这是她最好的减压方法。

  如今,有机会去清华北大,晓慧还没回过神来研究去哪个学校哪个专业。“我本来想着最好是去香港中文大学,或是去中大读社科专业,但现在也会好好考虑去清华。”不过,对于高分,她却很淡然。“生活还得继续过,大家都有可能成为高分生,只是这次的题目适合我做。”

  至于考后计划,作为老广的她并不考虑外出旅游,反而想在市内多转转。“以后就要到外地读书了,想多看看家里没有去过的地方。”-南方日报记者 毕嘉琪 通讯员 欧阳芬 周映平(除署名外)

  (南方日报 李文才 张宇 成传)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英16岁少女得怪病 容貌衰老似六旬老妇(图)  ·6岁女童放学后喝水 舌头被杯盖硬币大小水孔卡住  ·与“茶”有关的趣味习语  ·陈肇雄:齐心协力,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  ·7名女生集体睡过道引热议 称宿舍太热受不了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