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五学子公交救人病者转危为安 正能量感动一座城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07 13:27
分享到:

五学子公交救人病者转危为安 正能量感动一座城


  五学子公交救人体现医者父母心 正能量感动一座城

  一名男青年在公交车上突然发病昏倒,呼吸、心跳骤停,同车的武汉大学( 招生办)医学部学生江山、张敏、郭伟、乐林莉、和马小峰5人立即上前跪在车厢内施救,男青年转危为安。此事昨日经本报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他们五人的行为,真正体现了武大的爱心奉献精神,我已经决定在6月23日的毕业典礼上,用他们的事例来鼓励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坚守这份爱心和奉献,以此来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昨日,武大校长李晓红院士对5名学生的救人行为提出表扬。

  当天李晓红校长特别繁忙,“一般我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这个事情我有话要说。5名学生表现真不错,明天学校还将组织一个专门的座谈会,对五人公交救人的事迹,进行座谈学习。”李晓红说。

  李晓红表示,近年来,社会上偶尔出现一些面对倒地老人不敢施救、袖手旁观的负面信息。这次5名大学生没有见死不救,面对昏迷倒地的青年毫不犹豫站了出来,勇于担当,出手相救,体现了当今大学生思想在发生变化。“80后、90后大学生,正在走出迷茫走出困惑,成长为敢于担当乐意奉献的人。”李晓红认为,近年来武大涌现出的一批批典型人物,如“支教小花”赵小亭、“最孝博士”黄碧海等,正是武大坚持综合素质教育的结果。他呼吁,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十分重要,高校不仅要教给青年人知识,更应该教他们怎么做人。

  “我呼吁社会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待80后、90后,他们经历过迷茫和困惑后,已经开始成为敢于担当的青年。”武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传中教授说,从本报了解到五人的救人事迹后,很为他们的行为感动。王传中认为,他们的爱心接力举动,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和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也彰显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人生理想,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值得学习和提倡。

  武大中南医院院长周云峰教授认为,学生在面对这种危难的时候,集体施救,做得很对,但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救死扶伤本身就是医生的天职。(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 吕锐 严珑 徐啸寒 通讯员高翔 吴江龙 摄影:记者叶茂林)(荆楚网)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兰州:交警携手爱心人士帮助考生解决交通难题  ·湖南怀化晃动教学楼经鉴定安全 学生已复课  ·杭州市社会力量:护送考生资格要“抢”  ·家长考点前集体跪拜 网友称不考800分不够意思  ·2013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全国卷(大纲版)作文题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