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迪泉老师在自建的“家庭辅导班”教室里备课 邛宣 摄 中新网邛崃6月1日电 (邓川平)1日,在邛崃市高何镇一个普通农家里,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正在黑板上用粉笔一笔一画,工整地书写着,一张课桌上堆满了书籍和学生的作业本。这位老人叫宋迪泉,是邛崃市高何镇沙坝社区6组退休教师。今天正好是6.1国际儿童节,刚从外地赶回来的宋迪泉老师给辅导班每一个孩子发了5元的红包,想让孩子们能度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 退休了十多年的宋迪泉,每月有两千多元,儿子也成家立业了,完全可以享清福了,可是他闲不住,2009年,教了大半辈子小学的教师宋迪泉在退休12年后,再次站上讲台,为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义务办起了“家庭辅导班”。虽然家里面积不大,条件也比较简陋,不过,宋迪泉却坚持了6个年头,因为他心中有放不下的“育才梦”。 2012年5月,宋迪泉入选了“成都好人榜”,并被推荐成为“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类候选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被誉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但他依旧谦和、简朴,尽职尽责,不仅经常家访,每周还到学校与老师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记者走进“家庭辅导班”看到,曾经坑洼不平的院坝已变成平整的水泥地,还搭建了白色的阳光雨棚,院坝内除了几十张崭新的桌椅外,还增添了兵兵球桌、风琴、电子琴、长笛等文体用具,孩子们不但能在这里学习文化知识,还能学习吹笛子、电子琴、剪纸、跳舞等课程。 “描写得很不错,继续加油!”“形容词用的很好!”……作文本上,他总是写着鼓励的话语。在周六的课程表上,记者看到宋老师还专门安排感恩教育课,宋迪泉说:他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常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说到感恩,宋老师讲起了最令他难忘和感动的一件事情。骆宇杰是“辅导班”的一名学生,他刚满一岁时,父母就外出打工了,从小调皮成绩也不好,在“辅导班”一年多进步很大,由班上的30几名上升到第四名,于是就给骆宇杰发了一个特别进步奖20元的红包。宋老师告诉记者,没有想到的是,今年元旦,骆宇杰来到他家,双手为他递上一个保温茶杯……说到这里,宋老师已是双眼泛红。 在与宋老师的交谈中,记者看到,他的头发更稀疏了,但是76岁的他却显得精神奕奕,他说,“只要为孩子上课,我就会感到很快乐。” 一位76岁的追梦人,在圆了自己“育才梦”的同时,更是在成就一个个求知少年的“成才梦”,所以,他幸福着,快乐着,无怨无悔! 谈到梦想时,宋迪泉说,他会继续办好“家庭辅导班”,等孩子们长大了,再教育下一批,直到干不动为止,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志愿者能加入到义务“家庭辅导班”中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上海剪伤幼儿教师被警方控制 园方教师称“新来
·上海剪伤幼儿教师被警方控制 同事:新来的不懂事
·《小布头奇遇记》领衔中国儿艺“儿童戏剧开放
·溯源儿童看病难:医疗资源匮乏 儿科医生缺口近
·中国儿影厂陷入艰难境地 仅剩“一个厂名一个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