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杨慧林:都挤向热门专业时,热门一定会变冷门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5-24 20:40
分享到:

  人民网北京5月24日电 (申宁)今天下午,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做客人民网,在谈到目前一些大学生的就业期望非常高时表示,毕业生想找一个好的发展平台可以理解,但现在一些学生选择的标准太过单一。

  杨慧林表示,每个人给自己的发展找一个最好的平台,这没有什么错。每一个家长期待自己的孩子以后有一份好的事业,这也没有什么错。甚至家长和学生期待有一份好的收入、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这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从高校的角度讲,人的成才是有各种条件的,到艰苦地区锻炼也是一种。有时候,我觉得现在孩子的选择,标准太过单一,坦率地说,我看到有的同学,拿了好几个很好单位的Offer,犹犹豫豫的,比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比如几大国有银行,为什么他不签呢?他觉得既然有这么好的,也许还有更好的,他会有这种心理。

  杨慧林说,还有一种情况,很多家长愿意替自己小孩做决定。从报考志愿一直到最后择业,都有这方面的因素。我自己也是家长,我对自己小孩的专业选择没有任何要求。因为我知道他选择一个他喜欢的专业,比他选择一个我喜欢的专业更有用,而且对他来讲更为好处。我为他设计的道路未必是适合他走的道路。

  杨慧林认为,在这些方面,整个社会舆论应该有一个正面引导。社会舆论环境在有些问题上,对学生、对家长的引导未必是好的。我看媒体经常有报道,公务员()考试有成千上万的人去考,但是有没有一些别的引导,让这些孩子能够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到底应该做什么。还有专业上的引导,现在的同学、家长,更多的都是在追所谓的热门、社会急需,听上去好像有道理。但是,当大家都挤向热门的时候,那个热门一定会成为冷门。大家都去冷落的东西,就有可能是最需要的人才。

  相关访谈: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访谈

  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钟福国访谈

  中国石油大学()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访谈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谢辉访谈

  专题聚焦:

  最难就业季2013,我在找工作

(人民网-教育频道)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美杜克大学教授王小凡:科研诚信不仅仅是不造  ·浙江大学将大白鼠变“机器人” 能读懂人类的语  ·应届生实习记:累到闭眼睛吃饭 仍感激有一份工作  ·中央美院附中毕业作品展:文化使者“从这儿出  ·调查显示家长选购童装需增安全消费意识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