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线教平:且慢为“保安成为本科研究生”叫好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5-13 11:39
分享到:

评论员 线教平

当下的舆论,炒作的意味远多于新闻事实本身。这不,“500余北大保安成为本科研究生”又成近日各媒体关注的热点,有不少媒体归因于“北大的学习环境好”。

其实,“北大保安成为大学生”是炒冷饭的老新闻,不同的只是数字和标题变化。以2011年为例,当年不少媒体就以“北大保安队17年来300多人成为大学生”为题进行报道;时隔两年,昔日的“300”变成了“500”,“大学生”也变成了“本科研究生”。

除了北大,清华也不甘落后,2011年不就有媒体报道清华图书馆山东一位保安“蹭课”自学,在当年高考()中考取山东师范大学某学院的事情吗?还有“清华神厨”张立勇,更因其在满分为670分的英语托福考试中获得630分而名动一时,成为当年“中国十大年度新闻人物”。

且不说清华北大这些保安考上大学,所体现的主要是由于个人对梦想的追求和努力,还是清华北大的学习环境真好?甚或二者兼而有之。对于面向社会的高等教育,这难道不是其本分?放在国外,这也不是很平常的事情吗?大学的成考、自考学院本身就应该是对公众开放的,不应该有什么围墙,只要公民愿意,人人皆可。这,又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在部分舆论津津乐道“500余北大保安成为本科研究生”,在感叹敬佩北大“包容,充满人文关怀”的同时,人们不妨关注一下另一事实,即:近年来“农村的孩子能够上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的比例越来越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就在前不久,不是还发生了“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还是北京人的北大”的热议吗?当然,客观地说,这后者未必是北大想做和能做的,相比较后者,前者更容易操作也更容易博得公众青睐的眼球。对北大这一“国外大学惯常做法”称赞一下也未尝不可,但过度赞誉却不大可必。

从大学的功能来说,大学教育一方面承担着学术研究的任务和育人的功能,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教育,促进阶层流动,起到社会公平调节器的作用。而判断一所大学办得好坏,对前者而言,在于是否能研制出领先国际的科研成果,能否培育出一流的杰出人才;对后者而言,其标准就是能否为不同阶层的人,尤其是那些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和环境。以此为据不难看出,“500余北大保安成为本科研究生”充其量只是公平这盘大餐中的“零食”而已。而要想真正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仅靠此“零食”还远远不够,还得从彻底改变“农村孩子上北大清华等全国重点大学比例过低”这一“正餐”入手做起。

有零食吃固然不错,要促进肌体的健康发育,还需要正餐作保障。因此,对“500余北大保安成为本科研究生”还是保持适度的乐观,先别忙着“叫好”为好。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澳大学海外学生申请量回升 近95%申请人获批  ·金路杯全国校园双语主持人大赛拉开序幕  ·2013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  ·澳洲大学海外学生申请量回升 近95%申请人成功获  ·入学政策:南京多措并举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