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90后女研究生被称“学霸” 为赚钱6年没回家
来源:江淮晨报
发布时间:2013-04-12 10:46
分享到:

90后女研究生被称“学霸” 为赚钱6年没回家

武晓妹为社团制作招聘海报。

江淮晨报讯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围坐在餐桌前把酒言欢,而合工大的学生武晓妹可能正在饭店里忙着传菜、招呼吃年夜饭的客人……

22岁的她打过十几份工

1991年,武晓妹出生于安徽定远一个偏远乡村。90后的她,童年并不像多数同龄人那样美好:母亲患了胃癌,父亲常年在江苏常熟打工,家中还有一个弟弟上学。母亲虽然挺了过来,但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去年光医药费就花了1万多元。

2007年,武晓妹考入合工大社会工作专业,成为全村第一位女大学生。靠着东拼西凑的学费,武晓妹才得以延续学业。

上大学以来,武晓妹做家教、发传单、举广告牌;做收银员、服务生、理货员、进工厂流水线操作机器;卖奶茶、卖特产;看过大门、打扫过卫生、送过外卖,也做过辅导员助理……

过年不回家仍在打工

2008年春节,武晓妹迎来了她大学的第一个寒假。这个寒假,她没有回家而是选择了在一家酒店做兼职服务员。

第一天晚上,她和几个新来的女孩子在水泥地上打地铺过了一夜。那年冬天正值南方雪灾,早晨醒来她用凉水擦了脸,穿上齐膝的旗袍,踩着深至膝盖的白雪去上班,夜深以后再踩着白雪回去休息,每天的工资27.5元。

武晓妹告诉记者,定远老家的土房子早就倒了,父亲就带着母亲常年在常熟打工。今年,武晓妹怀揣2万元存折和6000元现金去了常熟,不过父母怎么也不肯要这笔钱。

想考南京大学(招生办)的博士生

大学4年,武晓妹的课堂笔记本叠了厚厚一堆,专业课程经常在班级里得到最高分,每年奖学金她均有份。

在导师的指导下,从大三开始,武晓妹先后参加了5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研究。2012年9月,她的论文《顶层设计与群众首创精神的有机耦合: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其启示》在中文核心期刊《理论导刊》发表。

不久前,武晓妹决定暂别自己的打工生涯,因为攒下的钱足够自己毕业,加上自己想考南京大学的社会学博士生,不下一番苦功可不行。

“以后想做一个研究员,多读书、多学习,考上考不上并不重要,至少自己努力过了。”武晓妹的脸上充满淡然、自信。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乡村女教师昏迷近一月 学生一月10元攒零花钱帮  ·美国大学生的学贷“必修课”  ·四川15万人“省考” 不准提前交卷上厕所老师陪  ·新西兰-中国战略教育合作庆典在京举行  ·激烈四川“省考”:1140人争抢2个工作岗位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