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英民调显示 “一父两母”人工授精技术受支持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3-03-27 09:32
分享到:

英民调显示 “一父两母”人工授精技术受支持

刘石磊

  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日前发布公告说,就一种会使婴儿拥有“一父两母”三人遗传物质的人工授精技术进行的公众咨询显示,大部分民众支持这项新技术进入临床实践阶段,以在未来帮助新生儿避免患上某些遗传疾病。

  据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介绍,去年下半年,该局通过网上问卷及开展公众讨论等形式收集了民众对相关议题的意见。结果显示,尽管有部分人担忧新技术的安全性等问题,但大部分民众对这项技术表示支持。由于英国现行法律禁止此类涉及胚胎细胞基因修改的技术,这项调查结果将提供给议会和政府,作为探讨是否修改有关法律的重要参考。

  线粒体是独立于细胞核的细胞器,它拥有自己的遗传物质,并且只通过母亲遗传。线粒体异常会带来许多遗传疾病,在英国每200名新生儿中就会有一人患与线粒体缺陷相关的疾病,表现为肌肉无力、肠道功能紊乱和心脏病等。

  “一父两母”人工授精技术则有望阻止相关疾病遗传给后代。如查出一名女性有与线粒体缺陷相关的疾病,研究人员可将其一个卵子中的细胞核取出,然后将这个细胞核植入由一名线粒体健康的女性捐赠的已取出细胞核的卵子中,这个卵子最终与父亲的精子结合为拥有健康线粒体的受精卵。

  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主席莉萨-贾丁说,调查显示,这项线粒体替换技术获得了广泛支持,人们希望新研究得以批准,让有相关疾病风险的家庭能有机会生育健康后代。

  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同时建议,如果政府给新技术“放行”,应采取相关政策予以严格管控。比如所有诊所必须经过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核准,才能临床采用线粒体替换技术;线粒体提供者应被当作人体组织捐赠者对待,除非双方同意,否则新生儿未来无权获取线粒体提供者的个人信息等。

  2010年,英国研究人员报告说研发出可用于人类的线粒体替换技术,认为它有望在治疗疾病和改善相关人群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反对意见认为,这不是治疗疾病的问题,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人类胚胎的问题,这项技术改变了生命诞生过程中的基本组成模块,并且这种改变还会永远遗传下去。(北京日报)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诺贝尔奖得主受聘上海科技大学教授  ·学习大叔好榜样!“温情萌叔”怎样养成?  ·九旬老人写日记近50年 本子用了40多册  ·作家当教授 文学回校园 正统文学重新占领象牙塔  ·作家当教授 文学回校园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