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里“4%”这个数据,在教育界政协委员讨论中频频出现。多年梦寐以求的教育支出占GDP 4%的目标终于实现,的确值得高兴,但是钱该怎么花,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正如有的委员指出,现在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差距较大,不要说北京、上海和老少边穷地区之间的差距,就是在一些贫困县里,也有将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到一两所学校的“县一中”现象。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使得一些“县八中”、“县九中”的教学水平与师资待遇都不甚理想。附近的学生不愿就近入学,不少老师不安心从教,结果导致了“择校热”。很多家长不怕学费不菲、不怕苦和累,哪怕租房子陪读也要让孩子择校。 当竞相择校成了牵制义务教育发展的“牛鼻子”,我们就必须冷静思考,来之不易的“4%”该如何发力?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精义,均衡之下,孩子才有就近入学可言,老师才能安心教书育人,校园才会成为真正的乐园。因此,面对教育资源失衡问题,不该搞锦上添花,而应雪中送炭,尽快补齐薄弱学校的办学短板,适当提高偏远地区教师的待遇。这是民心民意,更是当务之急。 (河南 朱永杰)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朱永杰)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