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华西第二医院,亮亮和她的妈妈。 3月5日,另一位好心市民(左)给亮亮捐款。 前日,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将儿子治病剩下的12万元转捐其他患儿 她是一位普通的母亲,独自陪着自己的孩子走过短暂的生命历程。她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把原本朋友捐助给自己孩子的治病钱10万元,又转赠给素不相识的另一个孩子。她说,这点钱可以让一个母亲不再心碎,值!华西都市报记者杨永萍摄影郝飞 昨天,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六楼血液科,大家都在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把朋友们捐给她为孩子看病的余款,全部捐给了其他的小孩。其中,一个叫亮亮的小患者得到了10万元。这位善良的母亲不愿意说出她的名字,只希望好心人可以帮助亮亮,让他早点走出病房。 A.亮亮的故事 患地中海贫血 花光家中钱 透过无菌病房的玻璃,可以看到3岁的亮亮正躺在病床上输液。他的妈妈勾铃趴在玻璃上看着病房外忙忙碌碌的护士。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6楼血液科,住着的都是小病人,患有地中海贫血症的亮亮只是上百个孩子中的一个。 “原本都走投无路了,但昨天有人捐了10万元给亮亮,又觉得可以坚持下去,但听说她的孩子刚没了。”隔着玻璃,勾铃通过电话给记者讲述她的故事。 亮亮6个月大时,查出来患有地中海贫血症,从此勾铃的生活就和医院联系在了一起。“20天左右输一次血,除一次铁。”勾铃说,“地中海贫血就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那个细胞太少了,导致娃娃贫血,对肝、脾都不好。”两年半前,她第一次听到“地中海贫血”时还以为只要多吃点补血的东西就好了,而现在,只有初中文化的她已可看懂复杂的医书。“地中海贫血”这5个字,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勾铃一家都是绵阳三台县人,亮亮出生前,全家五口都在深圳打工。“他爷爷奶奶一个月可以挣2000元左右,我和老公在一家塑胶厂,一个月3000多元,日子还过得去。”亮亮被确诊为地中海贫血后,生活就变了样。“输一次血1000多元,一盒除铁药2000多元,只能吃20多天。所以一个月光是输血吃药就要5000多元。”一家人的打工收入已经入不敷出。 好心人送来10万元治愈可能增大 除输血和去铁治疗外,另一种治疗地中海贫血的方法是骨髓或脐带移植。幸运的是,尽管只有几万分之一的几率,但亮亮找到了匹配的骨髓。去年9月1日,亮亮在妈妈和奶奶的陪伴下住进了无菌病房。 去年11月1日,亮亮接受了移植手术,但没想到有排异反应,只好继续住在医院里治疗。从去年9月到现在,5个多月里,妈妈勾铃没有走出过无菌病房。除为儿子的病情担忧,医药费也成了挥不去的阴影。“一天医院里就花上千元,在医院附近租房子一个月1200元,已经花了50多万啦,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出院。”隔着玻璃,勾铃无声哭泣。 心灰意冷时,前天,她收到了一位好心人的捐助。“10万元,这对我家来说是天文数字,孩子活下去的希望又大了一点。”昨天上午,她和捐款的好心人隔着玻璃见了一面。 “刚住进来时知道她的孩子也病了,走廊里有时会碰见,但没说过话。”勾铃很后悔,没跟好心人和她的孩子说过一句话,至今她都无法相信,萍水相逢的人会送10万元给亮亮。 昨天的见面很短暂,勾铃只了解到好心人姓韩,捐给亮亮的10万元也是别人捐给她的。昨天晚上,亮亮的爸爸李涛想代表全家感谢好心人,但好心人却拒绝了,只是一个劲叮嘱他要照顾好亮亮。 B.阳阳妈妈的故事 1岁儿子刚离去几小时后决定捐款 昨天,通过勾铃提供的电话号码,记者联系到了这位好心人小韩。刚失去孩子的她,正在双流一家驾校学开车。“一年多了,我的孩子还是走了,我得开始新的生活。”小韩在电话中说。 3月4日凌晨2点多,她在上连发了5条长。“叔叔阿姨们给你的捐款,还剩12万,妈妈要转捐给前几天去华西看的那个小哥哥10万元,因为他骨髓移植后排异严重,朱阿姨说钱可以救他。另外2万元捐给你在医院最喜欢一起玩儿的哥哥。”这是其中的一条。 元宵节那天,小韩失去了1岁的儿子阳阳。几个小时后,她作出了捐款的决定。 “我孩子生病后,朋友、同事陆续捐了20多万元,花掉了十几万,还剩下12万。这些钱,原本就是别人的爱心,我想让爱心延续下去。”小韩说,陪孩子住院的一年多里,她认识了很多生病的小孩和他们的家属,但很少接触亮亮一家。“他们住在无菌病房里,一般人进不去的。”小韩说,和亮亮唯一的接触就是,亮亮的奶奶叶雪华偶尔跟她聊一会儿天。 12万元分赠病友捐款母亲祝福亮亮 为什么会选择把10万元捐给亮亮呢?“我做了调查。”小韩说。她去医院了解了6楼所有孩子的病情,亮亮的症状治愈的希望很大,“我把这笔钱给亮亮,他也许就可以活了。”剩余的2万元,小韩把它送给了曾和儿子同一个病房的小病友。 27岁的小韩,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孩子生病后,她的生活变了模样。“去年2月份孩子确诊,5月份他爸提出离婚,8月份他就再没出现了。”小韩说,她之所以想把剩余的捐款捐给其他孩子,是因为在这一年里,很多孩子的妈妈曾陪着她一起面对。“最无助时,都是萍水相逢的人在安慰我,我想,如果这笔钱能让一个母亲不再心碎,值了。” 一年里失去了丈夫和儿子,但小韩并不悲观。“很早就想学开车,现在我要开始新生活了。”小韩说。她目前最关心亮亮的病情,“他还要花很多钱,希望大家可以帮帮亮亮。”记者手记 爱就是力量 自称一无所有的小韩,却把所有的钱拿出来,捐给了萍水相逢的小病人,这份善良和伟大让我感动不已。我想到我刚打通电话时的情形,原本我很纠结,该怎么去采访一个刚失去孩子的母亲,没想到电话接通后,里面传来了一阵笑声。“我的孩子已经走了,想到我的钱可以救另外一个小孩,很开心。”小韩说,是爱给了她力量,重新开始生活。(华西都市报记者杨永萍) (华西都市报 杨永萍)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