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孩子上学岂能“以父母论英雄”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3-02-22 15:49
分享到:

  2月20日,广东东莞市教育局发布义务教育阶段新莞人子女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影响新莞人子女积分入学的两项主要指标是父母的学历、职称的高低。专家表示,依照父母学历高低来决定孩子入学涉嫌歧视。对此,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方案不存在歧视。(2月21日《广州日报》)

  像东莞这样,对被称为“新莞人”的外来劳动者子女入学资格,采取依靠父母学历和职称积分的方式来衡量,显然有违公平公正的原则,是“以父母论英雄”。面对质疑,东莞市有关方面负责人称不存在歧视,是按照东莞对人才需求的考虑制定的。因为目前东莞不能满足所有新莞子女的教育需求,只能先解决“比较需要”的人。

  这个解释至少有两点值得质疑。其一,一般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被称为人才,而没有学历,没有职称的人,则被称为普通劳动者。任何一个城市的健康有序运转,必须得依靠普通的劳动者。而从东莞市“积分入学”方案的核心内容来看,光是给予“人才”各种倾斜,对普通劳动者而言,这无疑有失公平和公正。

  其二,该负责人宣称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先满足“比较需要”的人。那么,拥有较高学历和职称的人和没有学历和职称的人,谁是“比较需要”的人呢?政府认为是前者,但实际上恰恰是后者。道理很简单,拥有较高学历和职称的人,更容易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也相应的有能力和条件把子女送入各类私立学校。而底层劳动者,没有条件和能力让子女入读收费较高的私立学校,他们才是需要被优先考虑的人。

(华商晨报)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