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别让手机束缚亲情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3-02-13 11:12
分享到:

  新华网银川2月12日专电(记者 艾福梅)当空气中仍能闻到年夜饭的余香时,却不知有多少人能够继续响应“年夜饭,放下手机,抬起头来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多说些贴心话”的倡议。

  随着手机功能日益增多,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除了接打电话、发短信外,很多人还利用手机刷、玩游戏甚至购物等,“人机交流”逐渐取代了过去的人际交流。更有网友调侃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专家认为,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春节,“团聚”是最大的主题,千万别让手机束缚了亲情。

  电子产品缩短了一种距离,却加大了另一种距离

  对手机过度依赖而导致人与人交流疏忽的话题在网络上早已不是新鲜事。在蛇年春节期间,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还在上发出了“大年夜,让静默两小时,放下手机,还亲情一份关注”的倡议。

  我们大老远坐着飞机、挤着火车、骑着摩托,不就为了一餐团圆饭?手机、、游戏重要还是家人重要?现代人似乎真不会处理当今的“人机关系”了。网民“眼里的文”就说,热热闹闹最幸福,别聚在一起,心却飞了!

  在去年10月,媒体曝出了青岛一老人在家庭聚会上被抱着手机、ipad的孙子孙女们冷落,一怒之下摔盘子离席的新闻。

  “摔碗爷爷”事件的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手机的发展已导致部分家庭亲情的缺失。不少网友感叹,电子产品缩短了一种距离,却也加大了另一种距离。网民“墨喊莫德”说:“电视的发展让我们少串门,一层楼里认识的很少,手机的发展让我们连家里的人也快‘不认识’了。” 网民“悠悠悠妈”说:“看来,一定要把‘吃饭不准玩手机’写入家规里,而且必须执行到底,否则以后就是老爷爷这样的后果了。”

  (小标题)有一种无奈叫“手机叠叠乐”

  春节期间聚会频繁,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到场却心灵缺席。一道菜肴端上来,大家不忙动筷,而是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发;与周围的亲人没有话说,却在网络上与人聊得不亦乐乎……

  “聚会玩手机已经是见怪不怪。”春节回家探亲的银川市民张媛说,有时候玩手机是因突然没有共同话题而借此避免尴尬,但更多时候纯粹是“被手机绑架”,不看一看、摸一摸总觉得心里没底。

  手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已引起很多人的重视。不少人坦言,和家人吃饭或朋友聚会时“玩”手机,是没有礼貌的表现。因此,一种名为“手机叠叠乐”的游戏开始悄然流行。

  “手机叠叠乐”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所有人交出手机,叠在一起,谁受不了先碰了手机谁就要被罚款或者为这餐买单。这种暂别手机的游戏是现代人对虚拟社交的一种反思,提醒玩手机应该有所节制,在一定程度上可戒除“手机瘾”,帮助回归真实社交。

  正在读研究生的四川姑娘王薇告诉记者,今年寒假好不容易抽出时间与初中同学聚会,但场面冷清尴尬,因为大家都低头玩手机。“下次聚会一定要引入‘手机叠叠乐’,看看谁还敢一直玩手机。”

  网民“小CR陈润”也在上分享了自己玩“手机叠叠乐”的经历。“听一个电话我贡献了五十块!这就是聚会叠手机的乐趣。”

  让聚餐乐趣回归

  宁夏社会学家陈通明说,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全,提高了人们处理很多事务的便捷性,但不少人成了“手机控”,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玩手机,对自己的社会交流、精神世界都带来负面影响,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手机功能再健全,也只是一台机器,和人的交流、与人建立各种关系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社会资源,这是机器无法替代的。”陈通明说,在使用手机方面,每个人应该自律,不要让机器凌驾于自我之上。

  怎样摆脱手机依赖症?专家建议:每天留出一定时间和家人交流,规定自己在交谈的时间内,除了接必要的电话,不可以玩手机。另外,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谈,多读书看报,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与此同时,也有人希望运营商能在考虑赢利的同时,也为社会公益做点什么,弥补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可以适时发条提示短信:“手机不可缺少,但亲情更重要!”“手机功能逐渐增大,人与人间的直面交流也不可忽视”等。

  (艾福梅)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