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奶粉、做点心、喂水果……“80后”蒲志勇所照顾的不是嗷嗷待哺的婴儿,而是国宝大熊猫。“蛇年初一,我将与‘平平’和‘丫丫’一起度过,春节盼团圆,它们就像我的家人。” 出生于陕西佛坪县的蒲志勇,从孩提时代就在秦岭山中摸爬滚打,对“山路十八弯,水路九连环”早已了然于胸的他曾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当向导。2009年,在参与一次病危大熊猫的抢救行动中,与“国宝”首次零距离接触,使他的人生轨迹与大熊猫产生了交集。 秦岭是中国大熊猫的重要分布区,蒲志勇所在的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位于秦岭中段南坡的佛坪县。1978年中国政府在当地建立了大熊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30多年的精心管护,保护区野生大熊猫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佛坪大熊猫有110至130只,保护区内平均3平方公里就有1只大熊猫,自然分布密度和野外可遇见率均居中国之首。 “那次抢救,我们七、八人山中步行近3小时,将病危大熊猫抬出山林,并紧急送往陕西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抢救,但最终的结果令人痛惜,由此我切身感受到大熊猫的珍贵与生存不易”蒲志勇说道。 10日是农历蛇年初一,清晨6时许,秦岭山中寒风刺骨,蒲志勇与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里的同事已将两只大熊猫的“早餐”竹子准备就绪,而后便开始做熊猫窝头、调配奶粉,适时饲喂以补充营养,并进行大熊猫爬树、后肢力量训练等野训项目。从山中向导到熊猫饲养员的角色转换令他生活中的色彩基调变为“黑白相间”。 “我把它们当做孩子与朋友,逢年过节,我制作的“熊猫牌”月饼、粽子与饺子,颇受熊猫们“青睐”,它们吃得起劲,我看着高兴。”蒲志勇如是说。 与“国宝”的朝夕相处,在外人看来既有趣又神秘,但对蒲志勇而言肩负大熊猫健康与安全的使命,令他丝毫不能分神。每年汛期,蒲志勇与同事便进入“一级戒备”,逐一进行对基地及周边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关注天气预报、监控山体和水位、储备大熊猫食物等工作。 蒲志勇告诉中新社记者,这已是他连续第四年在秦岭山中度过春节,此处虽无炫目的烟花与“星”光灿烂的春晚,但每看到熊猫们的成长与野性本能的逐步显现,令他颇有成就感。 “‘平平’今年22岁,‘丫丫’今年3岁,这一对老少组合各怀绝技,前者喜爬树,后者爱戏水。”他笑言。 作为蒲志勇的同事与徒弟,“90后”小伙何鑫对师傅的评价是,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生活单调、枯燥,工作人员已换了数批,而蒲志勇却选择了坚守,前不久基地送两只进入“恋爱期”的熊猫“大宝”和“阿宝”去研究中心“成家立业”,而快成为“奔三一族”的蒲志勇还未觅到自己的“心动女生”,舍得之间皆源于对熊猫们的喜爱。 说话间,大熊猫的午饭时间已到,蒲志勇拿起竹子和奶盆开始呼唤熊猫们的名字……(记者 张一辰) (中国新闻网 张一辰)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