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姑娘每周五不坐电梯只爬楼 只因害怕梯内红地毯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3-02-06 21:23
分享到:

  27岁的余姚姑娘小赵,从小对红色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只要看见红色,她就会头晕、心跳,情绪失控。

  因为无意中乘坐了一部有红色地毯的电梯,小赵一度情绪失控。

  昨天,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医生张仪倡告诉记者,小赵患的是“恐怖症”。

  “恐怖症”这个名称,听起来陌生,其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人走在广场上,面对如潮人群,突然感到紧张,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有人站在高处,眺望地面,会觉得腿软、强烈不适感。

  这些,都可能是恐怖症的症状。

  电梯里的红地毯,让姑娘惊声尖叫

  27岁的小赵在余姚市区一家酒店的8楼上班。平时,她和大家一样乘电梯进出。只有每个周五,不管多忙多累,她都坚持走楼梯。

  面对同事的好奇,小赵的回答是,她用这个办法来保持身材。

  女孩天性爱美,同事们很佩服小赵的毅力。

  不久前的一个周六早晨,小赵和往常一样来到酒店,走进电梯,按下8楼的按钮。

  电梯门缓缓合上了。

  十几秒钟后,电梯里忽然传来小赵的尖叫声,还有砰砰砰拍打电梯壁的响声。

  电梯一路上行,小赵叫的越来越惨。很快,电梯在8楼停下,听到动静的同事们赶来一看,电梯里的小赵大口喘气、大汗淋漓,站都站不稳;按下她的脉搏,心跳得出奇的快。

  同事们赶紧把小赵送到医院。可等到了医院,小赵的呼吸、心跳又恢复正常了。

  小赵为什么会在电梯里突然失控?

  平静下来的小赵,终于对同事说出了原因这一天,电梯里放了一块红色的地毯。

  红色“恐怖症”,让她看见红布就想躲

  原来,小赵上班的酒店,电梯地毯有七种颜色,每周各轮一天。红色地毯,是星期五专用的。

  但是这个周六,换地毯的同事一时疏忽,把周五的红地毯继续留在了电梯里。

  红色,正是小赵最害怕的东西。

  一直以来,只要一看到红色,她就会心慌出汗,两腿发软,本能地想要逃避。

  更有甚者,哪怕闭着眼睛,听见别人说“这里有块红布”,她就会浑身大汗淋漓,只想赶紧躲开。

  到酒店上班后,为了躲避红色地毯,她才会有了“每周五锻炼”的习惯。

  而那个周六,毫无心理准备的小赵踏进电梯后,看见了脚下的红地毯。但此时电梯门已经关上,密封的小空间里,小赵根本无法逃避,她的恐惧感也越来越强烈。出于本能,她大喊大叫,胡乱拍打,想让电梯停下来。

  在同事们把她拉出电梯之前,她已经基本昏厥了。

  小赵得的是什么病?

  她的症状,让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医生张仪倡很快下了定论:这是典型的“恐怖症”症状。

  新闻助读:治“恐怖症”,就得“怕什么来什么”

  恐怖症,可不是简单的“恐惧感”。张仪倡说,判断恐怖症有三个标准:一,对害怕的东西是否采取主动回避的态度;二,这种恐惧感和回避行为是否影响到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三,回避行为有没有持续3个月以上。

  这三个标准,小赵都达到了。

  “其实,恐高、社交恐怖、广场恐怖、密闭空间恐怖、晕血等,都属于恐怖症的范畴。”张仪倡告诉记者,对某一样特定物体的恐惧,也算是恐怖症,“比如有人平时胆子很大,但一看到蛇就腿脚发软,这也是恐怖症的一种。”

  这类病症没有诱因,患者在自身性格和长期所处的环境的影响下,会对某些事物感到害怕;而这种害怕的程度慢慢加剧,形成主观上的回避行为,时间长了,就有形成恐怖症的可能。

  它的治疗也挺简单,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循序渐进,害怕什么越去接触什么,慢慢就会适应了。

  另一种则是冲击疗法,“举个例子,恐高症患者,可以试着一个人待在安全有保障的高层阳台里,待的时间长一点,症状会有所减轻。”

  张医生说,他也将给小赵姑娘开出这种“药方”。(通讯员 陈周宵 记者 龚振岳)

  (钱江晚报 龚振岳)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