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了:昨天我在家办公,同事来拿份文件,在楼下等我,我刚要下楼,正好有个电话找我,我就让女儿帮忙把文件送下去,谁知她说:“凭什么要我帮你拿啊?”她就是站着不动,我只好急急挂了电话下楼。 这种事情以前也发生过多次,想想实在有点生气,她已经10岁了,平常很少做家务事,叫她做点小事也叫不动,真不知道是不是平常我们把她照顾得太好的缘故。你说,我怎么改一改她这种自私的脾气呢? 明月支招:先不要着急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她这些不尽如人意的行为,主要还是要归因于你们为她营造的家庭环境。你自己说,她平常被照顾得太好了,所以一点小事都叫不动她。不过,恕我直言,你所谓“照顾得太好了”,可能还是指满足她的各种物质要求,以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尽呵护,但对她的健全人格和责任感的培养,应该是有所疏忽的,十来岁的孩子,正处于人格养成的关键期,也往往会为了追求“独立”而有些小小的叛逆,这就需要我们精心营造她的小环境,细致呵护她的成长。 家庭环境的营造要从点滴做起,首先,以后对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分一分轻重缓急,那些一时兴起的、或者她靠自己也能做的事,你就不必马上答应,当然,态度要温和,不要流露出“你老也不帮我,所以我也不帮你”的负气姿态,跟她好好分析你不能满足她要求的原因,比如你手头有事要忙,或者你觉得那个事情她自己做效果更好,总之要有理有据,时间长了,她就能体会到,父母也有很多事情要操心,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把她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让她的内心慢慢接受这个事实,这有助于改掉她骄横的脾气,并开始注意他人的需要。 其次,我觉得你可以把家务分分工,让她也承担一点“分内事”,鉴于她以前基本没干过家务,这个“分内事”还是要“少而精”,目的是为了让她明白,作为家里的一分子,她也有责任让这个家变得整齐干净、井井有条,跟她好好说,你承担了什么、她爸爸承担了什么,她要承担什么,为什么要让她承担这些劳动。当然,你不必摆出一副说教的面孔,和风细雨更能把话说到她心里去,但该坚持的原则必须要坚持,还要表达出“你觉得她一定能成为一个体贴父母的好孩子,也一定愿意承担一份家庭责任”,很少有孩子能拒绝这种荣誉感带来的快乐,我想,你的孩子也不会例外。没有一个教育家会忽略劳动对孩子人格养成和责任感培养的重要作用,我相信,你也会在孩子身上逐渐看到改变。(明月,专栏作者) (广州日报 明月 专栏作者)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