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德鲁克讲过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他说:“一家企业刚开始创立的时候,就好比一个人住在一栋房子里。后来这个人结婚了,生孩子了,他就开始把这个房子扩大。这边加一个房间,那边做一个正门。就这样,经过几十年以后,他会突然发现,很奇怪,这个房子怎么有了36间屋子了?结果,他要去上洗手间,就必须要有一个导盲犬把他带回到自己的房间。”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一个企业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或者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机构的时候,运行的效率往往会大大下降,甚至,需要依赖一条狗、一只导盲犬,才能找回自己的位置。所以,企业做大并不一定代表企业变好,有些企业反而由于规模庞大而失去了独立运作的能力。 (6)生产力目标 企业管理的第六个目标是生产力目标。生产力目标是什么呢?是个人的生产力,还是总体的生产力?生产力的标准是什么?是遵循同行的标准,还是遵循全国的标准?甚至,是不是需要遵循全球的标准?因为遵循的标准不一样,产生的生产力当然也就不一样。三星集团在中国,平均一个人的生产力居然可以达到400万人民币。很多中国内地的企业,每个人的生产力只有200万人民币,甚至至多只有100万人民币而已。差距这么大,怎么能和三星竞争呢?生产力比别人低,怎么能够比别人做得好呢?如果每个人的生产力目标没有达到,总体的生产力目标就不可能实现。纵然有的企业一时实现了总体目标,也是短暂的,没有保障的。 (7)社会责任目标 企业管理的第七个目标是社会责任目标。企业对于想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是要设定目标的。比如,企业要怎样做才能帮助失学儿童呢?企业怎样做才能够在社区里面做出贡献呢?这些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企业可以做的事情。这些就叫社会责任目标。 (8)利润需要目标 企业管理的第八个目标是利润需要目标。为什么叫“利润需要”目标,而不叫“利润”目标呢?因为企业的利润必须要保持在最低的限度,利润本身是企业的一个需要。什么需要呢?是企业为了能够活下去,为了能够正常经营,必须要获得的利润,所以,必须对这个“需要”获得的利润设定目标。 德鲁克说的企业管理的这八项目标,从营销目标、创新目标、人力资源目标、财务资源目标、实体设备目标、生产力目标、社会责任目标,一直到最后的利润需要目标,这八项目标必须要达到三个平衡。首先,这八项目标要与企业的实际能力之间取得平衡;而且,目标的当前需要与未来需要之间要取得平衡;还有,各个目标之间必须相互平衡,也就是说,每一项目标都要和其他七项目标取得平衡。如果能够达到这三个平衡,才是真正的管理,才是真正的合乎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管理。要做到这些,看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瞒你们说,我接触过的这些企业,上市公司也好,没有上市的公司也好,大部分都没有考虑得这么周全。坦白地说,能够考虑到其中的两三项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要企业都考虑到这八项目标,谈何容易?据说,丰田公司在企业的经营中将这八项目标都考虑到了。由此可见,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就能够更上一层楼。如果企业能够遵循目标管理的这八个方面,就代表企业管理已经达到了国际化的水平,就代表企业已经具有了强劲的竞争力。这是企业需要做的,也是值得我们一起探讨的。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