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捐之髓路演绎“妇唱夫随”“最美新娘”昨大婚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3-01-25 10:36
分享到:

捐之髓路演绎“妇唱夫随”“最美新娘”昨大婚

浪漫婚礼

捐之髓路演绎“妇唱夫随”“最美新娘”昨大婚

病房里妻子捐髓,丈夫加入志愿者

  向学敏的婚礼比原计划晚了20天,却等来一个更大的惊喜。

  28岁的土家妹子向学敏是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她在接到一次配型成功的捐献请求后,毅然推迟原定于“1314”那天的婚礼(本报21日曾报道)。这个2007年曾在本报摄影部实习的女子,现在已是鹤峰县县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昨日,同济医院血液科,向雪敏完成捐髓的同时,她的丈夫陈武不仅全程陪伴,更主动献血加入中华骨髓库。“我以为,他同意晚些办婚礼已经很大的支持了,没想到他也决定入骨髓库。今天他真的用实际行动支持我,我很惊喜,也很感动!”向雪敏说着,冲陈武温柔一笑。

  这一天,向雪敏成为我省第123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武成为湖北5.2万捐髓志愿者中的一员。

  小小病房里爱心涌动

  她说: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捐髓不可怕

  血液科小小的病房里,向雪敏安静地躺下,针头在她左右手臂分别扎下的那一瞬,她只是咬了咬嘴唇。当血液分离机嗡嗡地工作起来后,她也没忘给扎针的护士送去一个微笑。

  “感觉还好,真的。”她轻轻地说,“等我好好地回去,我想许多人就能知道,捐髓这个事一点也不可怕。不仅不可怕,还能救一个人的命,多么重要。”

  本月20日向雪敏就来到了武汉,为昨日的捐献接受动员剂注射。这几天,她的父亲不断打来电话,每次开头第一句就是“你这么瘦,怎么捐啊?”,“我就告诉他,不用担心,我已经充分准备了,还长胖了呢。”向雪敏笑着说。

  她甚至表示自己一直在保持身体状态不怕长胖,“老公说我以前吃东西不行,现在要救人,要多吃。筹备的这几个月,我差不多长了16斤。”

  注射动员剂后,向雪敏出现腰背酸痛感觉。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工作人员章晟介绍,“但向雪敏坚持要去做公益。”

  22日,向雪敏前往武汉协和医院儿科血液病房,为3岁的白血病男孩严光瑀捐了1000元。“他那么小,小脸很苍白,看着都心疼。”回忆起小光瑀的模样,向雪敏眼里写满伤感。

  23日,她又去武汉广场献血车上发放无偿献血及骨髓库宣传资料。“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献血的地方。”她说,“我上车一看,呀,跟我在武汉上大学时一模一样。然后我突然就觉得好穿越。”

  向雪敏说这些话时,她老公陈武正在不到两米外的另一张病床上献血。她的每一句话,他都认真地听着。当她笑起来的时候,他的脸上也浮现出丝丝笑容。

  两张病床间亲密互望

  他说:这是我支持她的最好方式

  相对向雪敏的爽朗活泼,陈武内敛又腼腆。说到推迟婚礼,他只是说:“她捐骨髓可以救人一命,我当然要支持。”谈到要在妻子捐髓这一天加入骨髓库,他又羞涩地一笑,“因为我觉得,这是我支持她的最好的方式。”

  妻子捐髓,自己同病房献血并加入中华骨髓库,在他眼里算得上是“一举三得”。

  “她说太多人不了解捐髓这件事,而现在有那么多白血病患者在等骨髓。”陈武说,从妻子配型成功、决定捐献到正式捐髓,他补充了不少相关的知识。“如果我们做的这一点点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捐髓的意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志愿者行列里来,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救治的机会,我想,这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向雪敏捐髓的事,曾引起双方诸多亲友的反对,如今自己也入了骨髓库,会不会再次引来亲友们的异议?

  “不要紧。”陈武坚定地说,“当他们了解后,就不会反对了。”

  向雪敏在隔壁补上一句:“现在我身边不少朋友都有加入骨髓库的想法了!”

  就这么聊着,时间很快过去。12时30分,向雪敏完成第一天捐献。认真端详了袋中的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她郑重地交到医生手中。

  下午3时,骨髓库工作人员乘动车将骨髓送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那里,一位16岁的白血病男孩正在等待。

  爱心人士筹办特殊婚礼

  大家说:他们值得我们全心帮助

  昨日傍晚,同济医院附近一间宾馆的房间里,一群爱心人士为向雪敏和陈武筹备了一场特殊的婚礼。

  湖北好人侯立新告诉记者,他得知向雪敏和陈武为捐髓救人推迟婚礼的事后,觉得自己应该尽一切努力给他们关照和帮助,“这样有爱心的年轻人,我觉得是这个社会的正能量。”

  “信义兄弟”孙东林前来道贺。

  “陈武,你愿意倾尽一生爱她、呵护她,哪怕随着时间变迁、容颜老去,你对她也不离不弃吗?”

  “向雪敏,你愿意让他成为你最忠心的丈夫,以一千分的热情爱他、依赖他,和他一起创造美好生活吗?”

  “我愿意!”

  “我愿意!”

  热烈的掌声中,陈武在向雪敏的脸颊上深情一吻。

  没有华丽的装饰和觥筹交错,这里只有热情的陌生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他们在夜色中赶来,只为送上诚意的祝福。这平凡的一天里,一对新人以无私奉献的爱心,给这个世界添上些许感动和温暖。

  热点延伸

  向雪敏救人义无反顾也有志愿者临阵反悔

  普及知识才能驱走恐惧

  “骨髓移植分两步,全面摧毁自身免疫系统后,再进行移植,开始了就回不了头……而已经免疫系统尽毁的吴志辉,若供体拒绝移植,两天后将死路一条。”

  @央视新闻 22日

  就在湖北姑娘向雪敏为苏州患者捐髓的两天之前,身在北京的白血病大学生吴志辉却因两位志愿者都临阵反悔而面临绝境。最终不得不由他的母亲为他捐献,而由于母子配型结果只是半相合,他治愈疾病的路上将面临更多挑战。

  这一喜一悲的两个捐髓事件,引发大量网友的热烈讨论。

  “一般从初步配型成功起,我们就会反复向志愿者确认,到底愿不愿意捐献。”昨日,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主任刘锐表示,“因为一旦启动移植计划,患者必须完全清除自身免疫力。如果这个时候再悔捐,患者将无法存活。”

  答应为吴志辉捐献的志愿者最终反悔,由此也引来不少网友的声讨。刘锐指出,他并不赞同这些指责之声:“绝大多数悔捐的人都有不得已的原因。他们做出反悔的决定,也是在非常痛苦的挣扎中做出的。”据相关报道,大部分悔捐者的最终压力来自亲人,“我也遇到过一位拒绝捐献的志愿者,就是因为他的父母坚称,如果他捐髓就要跟他断绝关系。”

  刘锐表示,与其批评攻击悔捐者,不如更大力地普及、宣传捐髓知识,“当大家都不再因为不了解而恐惧的时候,导致悔捐的这些压力将消除大半。”

  “捐或不捐,是完全自主自愿的。”刘锐说,目前尚无法律对捐献志愿者给出约束,因此这只是一个信不信守承诺的问题。“当然,无论从责任上、道义上,我们希望更多的志愿者都能像向雪敏那样,排除困难完成捐献。同时,对捐献有困难的志愿者,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在最初就表明态度。”陈凌燕 实习生 韩静影:记者 王永胜(荆楚网)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