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表现好,获得父母的肯定后,宝宝可以自己给自己做奖励“加法”,反之则做“减法”,最后的得分可按不同级别获得奖励。昨天(17日),湖北美术学院教师周捷峰对记者说,在儿子身上实行的奖励“加减法”,既培养了孩子的自觉性,还让儿子煅练了计算能力。 周老师的儿子周墨今年5岁,在青山一所幼儿园上中班。周墨非常活泼好动,有很强的自主性,父母如果一味对他发号施令很难起作用。 一周前,周捷峰告诉儿子,如果表现好,可以获得加分,比如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可以加两分,帮父母扫地抹桌子,则可以加三分等。基础分是10分,表现不好则从这10分里扣。得到100分后,可以从父母那里兑换一次去武汉市景点游玩的奖励,或帮他实现一个合理的愿望等。如果扣分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取消他的一项权利。这个“加减分”的过程由周墨自己完成。每次父母说需要加分或者减分的时候,他就会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用铅笔一笔一划地写下来,再算出最后的得分。 上周六,小周墨已经得到了第一次奖励,和父母一起去了离家较近的黄鹤楼景点游玩。(记者 陈玲 通讯员 李清) (武汉晚报 陈玲 李清)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