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天:对,可是这个好象不符合题意的,B选项不以善小而不为之,不以恶小而为之,这个和破窗定律相似,C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这个是贴切的,B和C是正确的,至于D选项是我们教材原文见贤思齐,看到好的要学习,看到不好的不像他学习,要自己反省,确认向善向好的,见贤思齐好的要好,不好的要改之,所以D选项和破窗定律不是相似,而是相反的,所以说这个答案应该选B、C这个是阅读理解的题目。 阮晔:请张守连老师看一下时政的多选题。 张守连:《时政热点面对面》当中,我上课讲义也有涉及,我跟大家讲了重大科技问题必考,重大科技问题如上天入海,上天卫星对于咱们国家不新鲜,飞船之类肯定要考的,入海的今年“蛟龙”号。 阮晔:航天技术每年都要考,航天工程三步走每年都要考。 张守连:神七神八都考过了,所以必须考神九,这道题里程碑意义在于,作题方法容易区分,讲义当中答案包含了,第一个是完成了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和南海深部计划,这个错在完成了,咱们正在努力。B丰富人类认识与开发宇宙梦想和实践,这是我们国家的事情,也是对整个人类的事情。C为中国和太空海底参与国际合作提供更多机会这是非常正确的,中国科技成果世界共享这是我们主张,我们也愿意进行合作。D为中国在太空和大洋这两个方面充分利用的空间有了新可能, 21世纪太空资源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发展主要方向,所以答案是BCD,第33题牵扯到重要国际组织的会议,考的国际问题,上海合作组织第12次会议,这次会议签订很多文件,这次文件签订了以后,我们在上课讲义当中充分体现了出来,通过这些文件,这道题判断做题方法,我建议大家采用排除法来做首先这次会议看A选项,首次制订中长期战略规划。 阮晔:关键是中长期。 张守连:对,讲义当中提出首次制订中期战略规划,A选项排除,B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我们中国坚持不结盟。我们是反对建立任何形式的军事同盟的,这一点排除,AB排除掉以后答案就是C和D,C签署的首个人文合作宣言,D增加了新的观察国和对话国,这点需要注意,C选项关于人文这一点,虽然没有突出说是首个,但是这上面的会议反复强调人文,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其他国家一些国家的领导人,D成员国我印象当中好象是阿富汗为新的观察员国、土耳其为新的对话伙伴国。 阮晔:过去上合组织刚开始的时候是反恐合作,第二步进入到经济合作,今年这年才强调了人文合作。 张守连:对也强调战略合作。这是时政的多选题。 阮晔:多选题讲完了,基本难度比去年容易一些,但是有一些题还是有一些陷井,还是要与历年整体有关联的,复习过程当中复习多选题要研究整体,所以我们团队会出一些教材,我们基本思想就是每个讲义后面都会排列这一部分真题,从真题当中把握规律,一直常考的知识点,所以欢迎大家用我们鲲鹏团队特有的体系,它体现了考研的规律,你把握知识点以后,研究这一章历年真题,第一把握规律,第二有很多重复的。 接下来进入最后一部分内容,5道大题,哲学历来都是比较哲学化的,与时政结合不太紧密,但是也是有结合的,我讲的时候,做哲学题的时候,首先看题目,因为你不看题目去看材料容易受材料干扰,其实有的时候直接可以把哲学题目当做简答题回答。 第一个问题分析用孩子眼睛看世界,把自己想成老人,这是考你认识能动性,把握本质规律,可以使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创造性,以它为指导去改造世界,使这个世界更加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强调两个,第一个能动认识世界,第二能动改造世界,要从认识主体出发开发主体的能动性。第二个问题不用看材料,用自己设计改变生活,使生活更加美好,让生活更加美好,刚才张老师一起讨论的时候,就比较符合胡锦涛说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设计是思想的东西,意识的东西,在实践当中,对于实践来说首先强调设计、思想、意识的东西肯定要到实践当中去,把握客观规律,怎么与主观相统一,首先来自于实践,一旦实践当中形成设计之后,那么这个设计作为人的理性理念的东西。反过来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去改造实践,让实践更加适合人民需要,生活更加美好。第一句强调设计意识作为精神东西来源于实践,这是第一个思想。第二个来源实践以后形成一种理性认识,美好的规划之后,又可以指导实践,相当于说艺术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什么高于生活呢?因为把握了生活当中客观规律,在其中夹杂了人主体目的的东西,主客观相统一,这种理性认识可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使人和自然更好的和谐,建设美好生活。做哲学题看最根本的首先审题,当做简答题!如果过份看材料的话就干扰你的思想了,这是你今年复习哲学题最大的亮点。 张守连:这道题刚才阮老师讲得非常非常详细了,最后一句话阮老师说的材料有点复杂,做题不如从问题出发,问题我们上课过程中反复强调,每一个问题是关键词,通过关键句分析关健词找到答题方法,第一问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把自己想象成为老人,这两个事例体现的是主体能动作用,这两个考查点第一认识主体能动作用,第二用孩子眼睛看世界,以及设计把自己想成老人,这道题答题第一问答什么是认识主动能动作用,一方面是摹写性,第二方面创造性,另外认识主动能力作用有计划性,目的性。三个方面答完以后考虑到一点,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但是客体客观是主体发挥的基础,所以实践在认识主体发挥能动作用时起到基础作用,认识的时候结合具体实践,这也牵扯到了。 阮晔: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认识主体能动作用,一个是认识,一个是创造,第二个涉及到如何正确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前提一定遵循客观规律,第二个一定到实践当中去,第三离不开故事条件,这样的话就充分了。 张守连:如果从辩证法,矛盾对立统计规律,普遍特殊性答题,我觉得逐情给分,结合一下,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第一问,第二问像阮老师说的,设计改变生活更加美好,这一点我们反复讨论得出结论,认识对实践的一种指导作用,考的是这一点。阮老师做详细总结了我不再重复了。 阮晔:看一下35题毛中特的题,这个有背景,张旭东老师去过这个地方,深有体会。还和监委会主任聊过,所以讲起来更加生动。 张旭东:毛中特今年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连续三年,2011,2012年2013年。 阮晔:体现了一个变化,毛中特考邓小平理论的时候特别强调经济建设,所以那时候考经济方面信息比较多,现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改革过程中重点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强调制度创新,比如说经济建设、政治建设都要加强制度建设,改革开放30多年了,要把改革开放的成果制度化,制度创新以后把民主政治走向制度化法律化。 张旭东:因为当下大家最关注的还是中国的政治制度怎么去建设,十八大之前国外记者最关心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考研实际上最终目的,考研要考政治,要梳理好中国特色政治是怎样美好,怎样伟大的落脚点,如果考来考去说不行的话就白考了。 阮晔:三大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张旭东:这题是以后陈村为例,考基层民主制度,原来四大基本制度,后来是五大基本制度,2010年考了一个选择题。 阮晔:也体现我们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是自下而上渐进式的。 张旭东:每年考政治制度,2014年肯定会考的,这一集人民日报播了,焦点访谈也播过,后陈村成立监督委员会,所以现在叫村三委,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点联络单位,我们进去以后就是习近平的题词,后陈村经验大力推广。 阮晔:所以我们老师不仅有丰富理论经验还有实践经验。 张旭东:通过村民监督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也是通过村民选举产生的,对村干部进行监督。 阮晔:村民自治的内容包括四大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今年考民主监督。 张旭东:第二,涉及到我们制度怎么建设的问题,这里主要是讲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怎么建设,首先回答基层民主制度的内涵,广泛性,积极性的特点。第二个主要是从实践,中国国情出发的,第三个从人民群众实践当中去探索,这么来回答,才能结合材料,很多东西对于这个不好下笔,实际上材料多读几遍就清楚了,从人民群众实践中,中国国情出发,所以这个我们在教材当中也应该有,我们上课时候讲中国政治制度怎么改革讲到了,这个稍微变动一下是没有问题的。 张守连:这道题紧密契合十八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当中对制度这一点强调得非常多,尤其是核心是创新问题,那么另外牵扯到基层民主制度建设问题,也是十八大报告当中对制度分析的重点,十八大报告对制度分析强调核心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牵扯到一些基本政治制度,其中提到基层民主制度建设问题,当然还提到其他的关于基本经济制度建设问题,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整个一到题35题,完全契合十八大报告来的。 张旭东: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第一从实践出发,第二从国情从当地的实情出发,第三由点到面逐步出发。不能是跃进式的,和我们大纲、和我们教材还基本一致,我们讲的是整个中国政治制度改革,这一个是从村委会,作为点例来说的。这一题出得还是比较好的。 阮晔:36题我讲过无数遍了,36题属于纯粹结合习近平的讲话,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讲了重要讲话,我看那个电视就是对近现代史的回顾,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当时给张旭东老师打电话,我觉得这个肯定考,他也觉得确实要考,因为体现了十八大另外一个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双百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讲课的时候也讲过,所以我在点睛的时候和张旭东老师商量好以后,在点睛的时候对同学说今天史纲点四道题,第一直接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同学不耐烦,说你书上都没有,还讲半个小时,这次直接命中原题了,怎么去阐述让张旭东老师来讲这两个问题。 张旭东:阮晔老师说了背景,这个题目出得很迟,突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中国梦这个热点的问题。 阮晔:要靠复兴来形成全国人民共识,凝聚力,点燃远大梦想。 张旭东:2014年考研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重点,要时刻不离习总书记,这个问很简单,第一个问,问什么是我们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纲要当中有,因为目标就是任务,矛盾决定任务,首先回答一下近代以来中国两大矛盾是什么,矛盾决定任务。第二个回答一下近代以来各个阶级,各个阶层怎样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结果失败了。在古代中国1840年以前中华民族在世界地位简单回答一下,矛盾引起这种问题,第三回答一下近代以来各个阶层怎么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实际上以这个为我们目标去探索的,最核心一点,跟哲学有关系,我讲课时候也再三强调,所有答题有逻辑性的,不是乱答的。 阮晔:两大矛盾决定两大任务,第二从实践中回答,重振大国梦,所有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因为阶级、历史局限性失败了。 张旭东:关键词是现在,都接近这个目标,但是我们没有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从十八大当中找到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指导思想引领从这方面回答。 阮晔:两个层次,第一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十八大报告中有一句话党90年来最大成果就是通过第二次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改革开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个道路,一个理论,一个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由之路。习近平很有激情说了三句话,我们感受到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更加自信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自信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张守连:这道题我总结一下也和十八大报告契合,两位老师通过对时事把握,经过协商以后,阮老师在课上让学生反复强调,我记得上课的时候有学生告诉我,阮老师让反复强调半个多小时,这个价值很大,学生上课过程对老师记的东西要多加注意的。 阮晔:记的东西是根据时政变化有新的亮点。 张守连:这个问题在理论热点面对面中,十八大报告中做了重点分析,十八大报告中要实现的目标,一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实现双百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际上这道题表面考的是个梦,实际上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两个问题我说一下。第一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目标,既然谈到复兴,我们必然是复兴,我们曾经兴过,我建议考生第一点回顾一下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从唐朝,汉朝非常伟大,对世界文明发展起到突出的贡献,这需要回顾一下。然后总结一下近代以来我们中国衰落了,受压迫,受欺负,所以我们什么时候会兴盛呢?谈一下落后挨打中国人民产生觉醒的梦想,紧接着张旭东老师总结的各阶层努力,农民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都不行,都是失败 。只有党来了以后,党第一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就是做了建设,所以我觉得应该答这几个方面,第二个为什么现在我们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通过这一点,我觉得首先应该答,以前历史各个时期在我们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前我们离这一点比较远,首先一点独立自主,然后是富强,现在改革开放像阮老师说的,我们从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找到非常好的理论,非常好的道路,找到非常好的制度,所以我们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这么大一个成就,乃至这两年考研当代的重点问题是中国大国崛起,世界各国怎么看中国,中国怎么看和世界各国的关系这一点,所以从这几个方面回答,如果考生结合上咱们整个十八大报告当中一条暗线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这几个方面回答有一定成绩了,所以展开分析更全面得分。 阮晔:一个从理论上,一个从实践上,理论上成果和实践上的成果。看一下思修题。张云天老师比较得意,《一号文件》当中第4和第7题两个合起来就是标准答案。第四题法律角度,第七题道德角度。 张云天:今年材料题特点是材料很长,材料本身不重要,分析题就是论述题,思修把题设计得不明显,给人民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很多人都蒙了,实际上透过现象看本质,温暖幸福都是人生价值的问题,这道题目我曾经讲课时候提醒过大家,一定不要被提问所迷惑,一定坚信教材的原理,如果教材原理多,你就要坚信张老师冲刺班讲过题目就可以了。而且我讲的原题答案答上就完全是标准答案了,这道题目命名一问是法律,一问思修的,这充分讲了三项注意,三大原则。第一注意教材思修与法基的结合,这充分体现了这个原则。第一从法律角度理解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你有权选择离开,实际上这谈到法律里平等权的问题,法律平等权在考研政治一号文件当中第四题,谈就业讲平等权问题,不管结合什么材料,材料不重要,万变不离其宗是考点,考点不管是什么,标准答案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谈到的问题,法律角度是平等权的问题,答案是什么呢?我们宪法规定了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权不需要有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平等的对待,是其他权利的基础,其他权利包含着受教育权、发展权、阅读权。所以这里原理一样,答上就可以了。 第二问,处理人际关系的启示,人际关系直接就是第7题里有一问,个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原则,这个考点就是个人与他人的和谐相处,这是教材的原理,这有四个原则叫做平等、诚信、宽容、互助,我讲课时候讲过,我是这么讲的,考你这道题,首先答原理。结合材料重点突出哪个原理,然后结合原理展开一下,这个材料把重点结合第一和第二,平等原则和宽容原则,你结合这个材料说人和人之间,不管财富和出身都是平等的。 阮晔:不管怎么样是拾荒者还是乞丐都是平等的。 张云天:对,人和人之间互相包容,互相宽容,大家可以在环境当中互相学习,《一号文件》当中的考点就是把这两道题目结合起来,考点完全对应,答案也是标准答案,你答出来。这10分题目当中有7到8分是原理,还有2分是让你得满分的把材料分析一下,前后说圆了就可以了,所以这道题目非常简单,我们完全命中。 阮晔:所以张云天老师非常得意。后面一道题38题。 张守连:38题考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这道题目非常巧,我们《1号文件》第95页,我们这道题可以看一下,几乎问题一模一样,考的大国之间的关系当中中美关系,这道题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问题,那么大家注意第一问,美国将其全球战略中心转向亚太原因何在?这一点牵扯到什么问题呢?美国向亚太转移这个问题根源,原因是什么?这一点答题时候,我前几天上时政课的时候反复强调,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必然考你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大国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考你,必然考的是中国和其它大国之间的关系。那么考你中国具体做法和主张,考这些问题,这道题重心考中国作为大国如何处理和美国大国关系,牵扯到具体问题的回答,第一问,美国为什么向亚太转移战略重心,这一点首先考生要想全面回答,第一要答两个背景,第一经济全球化,第二个背景谈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这个大背景,两方面给答上,答上背景以后再答上亚太地区地位和作用近年以来逐步上升,尤其是中国按照原来说法就是崛起,中国地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 阮晔:美国人一看再不回来中国就是老大了,谁是亚太老大就是世界的老大。 张守连:第二方面考生要答亚太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然后答上中国这个大国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是第二方面,然后第一问第三个方面我觉得应该答上现在美国为什么要想转移,因为美国本国受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 阮晔:而且欧洲也不行了。 张守连:包括欧洲,美国受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经济出现了严重滑坡现象,当然包括世界上很多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这个问题,寻找新的出路,欧洲不行了,新的出路在哪呢?发现中国率领亚太国家正悄悄崛起。 阮晔:所以美国人总强调我也是亚太国家。 张守连:所以从这个方面来回答。 阮晔:再补充一点,美国属于自己外交政策反思,在布什时期都是反恐,所有精力放在反恐上忽略了亚洲,现在把重心转移叫做亚太再平衡战略,也是它自己对于外交政策的反省和调整。 张守连:咱们同学答第一问的时候要补充第一点,美国为了维护全球霸主地位,然后遏制中国的崛起,就是这一点。第二问,如何看待没有战略重心东移对中国周边安全影响,实际上这就是美国对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影响,这一点呢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第一方面答世界主题到现在仍然是和平与发展,第二个中国主张从两方面来展开,第一方面应该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以及外交的根本原则,然后答第二点以前时候我们注重平等,后来注重合作,现在讲究共赢,建设和谐社会,所以中国主张第二问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既然谈影响,首先答对亚太地区的,美国战略向亚太转移,对亚太地区的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容易引起咱们亚太地区的动荡,比如说美国同周边国家包括日本,菲律宾,越南,进行联合军演,卖给它武器孤立中国,中国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势必影响其他国家,所以第三点咱们就答影响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第四答对我们中国,那么影响中国的和平进程,造成比较严峻的周边形势。使中国面临许多安全挑战,影响中国的和平与发展,也影响着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另外第四点咱们应该答上影响到中美关系,影响到亚太国家和美国的关系健康成长,那么针对这些影响我们下一点应该答什么呢?中国的做法,刚才第二点就答了中国的主张,应该答上中国怎么办,中国应该怎么办呢?具体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加强同周边这些邻居,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 阮晔:十八大讲了全方位外交,周边外交与邻为善,与邻为伙伴中国离不开亚洲国家,亚洲国家更离不开中国,消除美国冷战思维,不要把新兴大国崛起,和老牌帝国的对抗思维混淆,要建立互利共赢的关系,要建立健康的中美关系,不仅对中国有利,美国也有利,对整个亚太世界都有利。 张守连:对,第一加强周边合作,第二加强与美国对话和合作,第三点,中国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一种合作,因为亚太地区是经济全球化,牵一发动全身,包括叙利亚问题,你打叙利亚影响了好多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中国加强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的关系,这是我刚才总结以上几个方面。第一强调大背景,主题和平发展,第二方面阐明中国两个主张,第三方面影响到亚太,第四方面影响到中国,第五方面影响到中美关系,影响到亚太国家和美国的关系,第五方面咱们刚才回答了具体做法,从几个方面展开了,最后一点,我们要辩证看待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有危必然有机,我们如果非常好的处理好这个关系的话,对于我们中国也许是非常好的机遇。 阮晔: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增强自己的实力专心搞建设。 张守连:一方面硬实力,第二方面软实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如果答得全面一点,最后考生注意一点,我们中国反对国强必霸的道路,我们中国经济再发展,我们也永不称霸。 阮晔:这样答就完美了。 我们面对2013年同学送去一份祝贺,祝大家经过努力奋斗,终于结出硕果,第二更重要的是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给2014年一个良好的启示,每个老师都对2014年同学送一份祝福。我们先从张旭东考试。 张旭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阮晔:张老师讲信念很重要。 张守连:我总结一句话,通过今年考试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明确看出,结论:请各位同学一定要关注海天鲲鹏团队,关注我们YY课堂80211,这是我们这些老师给各位同学提供的免费的课程。 阮晔:我们最大特点是我们是团队合作,配套的书,最关键的是我们出的所有书,习题我们在YY上带领大家一道道去做,我总结一句话,回顾邓小平一句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现在开始每天早上6点钟滚起来,每天学习6个小时,那么就是将近2000多个小时了,白痴都考生北大了,这样的话就可以了,然后张云天老师说一句。 张云天:回归到原始朴素的一句话,考研是艰辛的事业,坚持就是胜利。 阮晔:好,谢谢大家。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