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老人的吝啬与慷慨:生活节俭却拿几十万元助学济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3-01-06 13:11
分享到:

老人的吝啬与慷慨:生活节俭却拿几十万元助学济贫

陈国南在整理账单

  在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成均镇岭肚村,有一位传奇老人陈国南,他在当地有“水神”之称只用一把泥土塞进嘴便知哪里有水,二十多年来,他为村民准确找到上万口水井,且分文不收。陈国南还是位不折不扣的“散财老农”,32年来,他独守陋室,把自己微薄的生活补助费几乎全部捐赠给贫困学子以及需要帮助的村民,他的行为感动着众人。

  一本本账簿满是捐款记录

  由于陈国南常年在外帮人找水井,要找他见上一面可不容易。1月4日下午,记者碾转联系到恰好在家的陈国南。他已经78岁高龄,至今孑然一身。

  陈国南的居所是一处简陋的老宅,厅堂中间摆放着两张祖上传下来的桌台,台面破损斑驳,两侧摆列着的几张老式木坐椅也很陈旧。他住在堂屋阁楼上,床上悬挂起来的蚊帐有不少缝补的痕迹。屋里没有衣柜,衣服杂物堆放在床上桌边。整个屋子里,看不到什么值钱的物品。

  在阁楼里面的台面上,摆放着一沓沓账簿,记者翻来一看,上面一一记录着他每天的生活开支,除了个人的买米、买面条、话费等小开销外,其他基本上都是捐出去的钱和物品的数额。

  其中,在2012年12月份的账单上写着:汇陈博雯(学生)200元,汇黎春玉(学生)500元,汇陈玉200元(学生)……给衍和大儿100元,给桂珍家100元,给伟芬家200元,桔子10元,给老覃家100元,给其两女1元,给钟官成送肉22元,药费20元……这一个月他捐出的钱有2000多元。在以往的账单上,上述人的名字屡屡可以看到,还有一些时不时出现的新名字。

  先后资助30多名贫困学子读书

  据陈国南介绍,他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招生办)的前身),学的是地球物理和构造物探专业,留校任教一年后,他被分配到了山东矿产厅(现山东省物化探勘察院)。受文化大革命影响,1975年,陈国南回到玉林老家“当农民”。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他再也没有“出山”,仍旧在家务农维持生计。“文革”结束后,陈国南原单位于1980年给他送来了久违的生活费。十几年前开始,他又得以享受国务院津贴每年几千元。

  从1980年领到第一个月生活费后,陈国南就开始济贫助学。起初,他是给村里困难家庭的学生买些学习生活用品,继而给村里村外的贫困生缴学费、生活费。32年来,先后有30多名学生得到他的资助,其中有不少都是从小学资助到大学毕业。他目前资助着8个学生,每月分别给每个学生100元~500元不等的生活费。

  这些获资助的贫困生,大多是陈国南外出找水井时顺便打听到的,然后亲自找上门去帮助他们;还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实在困难,就上门找陈国南求助。

  成均镇通曹村的小黎2007年考上中专,但家里实在无能力继续供她上学了。陈国南得知后,来到小黎家作出承诺:“不管怎么难,也要帮助你继续读书。”小黎中专毕业后,又考进大学继续深造。这些年,陈国南每月都给她汇去400元生活费。小黎的爸爸感激地说:“要不是陈国南的资助,我孩子是读不了大学的。”

  此外,陈国南对村里的病残困难老人也很上心,每月送钱送物资助他们。村民们说,陈国南看到有孤寡老人病了,就会买猪肉、鸡蛋上门探望,还经常送上药费,“他到哪里看到有困难的人,都会掏钱给人家的”。

  对人慷慨对己吝啬

  陈国南说,1980年时,他每个月领的生活费是35元,后来逐年提高,目前是每月2700多元,“所得的钱都是月领月清,90%以上都是捐出去了。我现在每个月留下一百多元已经够自己开销,菜是自己种的,以前我也种米,现在比较忙,就到外面买点米,再交点电费、话费,也差不多了”。32年来,他捐出的钱,有几十万元。

  为了节省开支,陈国南经常都是煮一锅稀粥、吃点青菜或是煮点清汤面,鸡蛋、猪肉都舍不得买,衣物缝缝补补穿了又穿,多年来没买过一件新的。受他帮助的村民给他送米来,他坚决要给人家钱。

  由于把钱全“散”光,至今,陈国南没有分文存款,随着年纪的增大,他的身体不时出问题,亲戚朋友劝他多为自己考虑一下,但他仍旧乐此不疲。前年,陈国南被查出患上了疝气病,他却拿不出6000元的医疗费,只好向他人借钱。受助村民得知后,纷纷拿着数百元的红包去看望他,但他却一概不收。目前,看病借的钱,他大多已经归还。

  无私大爱感动众人

  几十年来无私帮助他人,是什么样的信仰在支撑他?陈国南说,自己出身于穷苦家庭,深知教育对孩子、家庭以及社会的重要性,“帮助别人,自己过得才踏实”。

  陈国南由于常年累月到邮局给学生汇款,成均镇邮电支局的工作人员都认得他。该邮局吕局长很是感慨:“我在邮局工作13年了,每个月都见陈国南来汇钱捐助贫困生,这份坚持和爱心让人动容。”

  成均镇副镇长陈冰说:“这么多年来, 陈国南虽然没有富豪们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捐款多,但他已经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人,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见习记者 李平平)

  (广西新闻网 李平平)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