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又见校车事故,无可辩解的态度问题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2-12-25 21:01
分享到:

  12月24日,江西省贵溪市一幼儿园班车坠入水塘,11个孩子遇难。据中央台前方记者调查了解,出事车辆当时共载有17人,其中一名司机和一名教师,车上的十五个孩子均为4到6岁,都在当地的春蕾幼儿园就读。这辆面包车则是春蕾幼儿园的校车。而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打工。(中广之声2012年12月25日)

  12月24日晚,是平安夜,然而,有11个幼小的生命从此失去了过平安夜的权利。这样的故事是残酷的。可是,比这更残酷的事实是,校车事故仍然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着。我们只能一厢情愿的期盼,这是最后一次校车事故……可问题是,我们哪有底气来说“但愿这是最后一次校车事故”呢?仅仅靠今年4月份仓促出台的那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吗?

  校车问题,当然不只是关于《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问题。你看看那辆还在水里的白色面包车,又哪里符合校车的标准?没有黄色车身,座椅上没有安全带,没有校车的种种标识,没有专业的司机、超载严重……江西这起所谓的校车事故,事实上,完全与校车无关。再看一看附近其他村子以及我们所能看到的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能够真正称得上校车的,又有几辆?无可回避的问题是,什么时候,那些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大鼻子、黄色、能撞过悍马的校车能驶入农村小学?

  与驶不进农村的校车,相对应的是,回不了家的父母。留在老家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为了吸引生源,幼儿园只能打出“车接车送”的招牌。对比来看,城里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的父母,没有背井离乡,无论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如何,他们起码可以接送自己的孩子。我无意批评在外打工的父母,不在外打工,孩子们可能连学都上不起。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严重分离的城乡体制,让“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悲剧的累加,不能让人麻木,正视当下的“上学路”现状,并且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和对策,仍然需要整个社会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努力。此次校车事故,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以下几个严重问题。一是,立法仍然不足,《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并没有让儿童安全上升至法律层面,在地方政府那里,也根本没有执行力;二是,交通运输和交警部门,对于农村“黑校车”、“假校车”的治理,仍然停留在“运动”层面上,出了事故,查一查,没有事故,但认为天天都是大晴天;三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今年两会上,官员说“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已经达到,可是,凑齐一个数容易,解决实际问题却非常难,“幼儿园无牌照”的事实表明,农村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既包括幼儿园建设不足,也包括幼儿园建成之后软硬件建设的不足。

  在意识层面,问题更为严重。个人认为,我们整个社会对于儿童的权利,并没有达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里所规定的标准。《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4项基本原则:无歧视、儿童利益最大化、生存和发展权以及尊重儿童的想法。尊重、关心和保护儿童,并没有成为一个常识性的信仰,才致使悲剧重重。

  胡适先生曾说,“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一个国家对孩子的态度,也是对这个国家未来的态度,是文明程度的标志。问题是,不是我们没有能力做好对待孩子的事,而是“不愿意”做好这样的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去年11月16日,甘肃庆阳发生特大校车事故,18日,庆阳市召开会议,决定将公车购置的预算资金全部用于购置标准化校车,并且,再追加5.8亿新建近10所幼儿园……似乎只有发生悲剧促使反思。好了伤疤忘了痛,远远比伤疤本身更痛。

(人民网-教育频道)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