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张耀奇校长谈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六大措施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12-24 15:55
点击数:
分享到:

  名校校长论道普通高中课程与培养模式多样化系列报道之三

  

张耀奇校长谈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六大措施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长张耀奇

张耀奇校长谈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六大措施

张耀奇校长

张耀奇校长谈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六大措施

张耀奇校长和学生在一起

  2012年12月15日-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委会员主办,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普通高中课程与培养模式多样化国际研讨会” 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隆重召开。来自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深圳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辽宁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上海甘泉外国语高中等国内名校校长就“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与学生领导力培养”、“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发展趋势”、“普通高中培养模式多样化实践探索”、“特色高中建设经验与教师发展”等专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讲述了自己的实践探索过程。

  在研讨会上,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张耀奇校长以“立足校本,面向全体,着眼未来,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回顾了学校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以及所涌现出的学界泰斗,强调了自己创新教育的两个观点,阐述了学校培养学生的六大措施以及“元博”计划的情况。以下是张耀奇校长发言的全文:

  当今社会呼唤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把为祖国为民族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在教育发展纲要也已明确提出。就学校层面而言,再也无需探讨为什么培养的问题,关键是培养谁,如何培养。这里,我想强调二个基本观点:一是中学阶段是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基础阶段,因此创新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不能只培养几个尖子,更不能以培养尖子学生来代替全部学生;二是创新教育应该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般贯穿于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的一种意识,一种素质能力,切不可拔苗助长。

  过去,我们有些学校将极少数尖子生组成一个所谓“强化班”,对青少年的全面成长未必有利。青少年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生命成长有自身的过程,假如人为地加速其成长,往往会事与愿为,有时甚至会对青少年学生身体资源的掠夺性开采。所以学校主要是通过课程及活动、通过环境氛围来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并让一些优秀学生能够有自主发展的空间,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因此,我们学校在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方面坚持立足校本,面向全体,着眼未来。立足校本就是以学校培养为主,请专家学者指导为辅;面向全体就是面向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质,我们都可以唤醒;着眼未来就是不求速成,不为功利,强调学生可持续发展,让他们在未来社会中创造辉煌。在创新教育方面,我们学校实施了“163”计划。“1”就是面向百分之一百的学生,称之为“潜质计划”。通过精心设计的学校课程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在需求,让创新教育的阳光普照每一位学生。我们规定所有学生在校三年,必须读十本有价值的书,其中三到五本为科学家发明家的优秀传记;必须完成六十小时的义工服务,积极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必须自主完成在课本规定以外的二十个自主实验;结合研究性学习,完成二个科技类或人文类的研究项目,完成一篇较为规范的小论文。只有完成这些任务,方能合格毕业,学校给予相应证书。“6”就是针对百分之六十的学生,我们称之为“浸润计划”。这些学生学有余力,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学校帮助他们开拓视野,丰富阅历,提高素质。学校为这些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开设高质量的讲座,指导他们进行项目研究,提供他们到科研基地、名牌大学学习的机会,为他们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关心和帮助。“3”就是针对百分之三十的有潜力有特长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元博”计划,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我们在下文中阐述。

  我校在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方面,主要采用六大措施。一是积极进行课堂转型,打造智慧课堂,激发学生求知创新的兴趣。例如我校的所有生物课程都在实验室上,最近在进行微课程微视频改进课堂教学的探索。二是稳步推进课程整合。我校对所有学科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了课程整合,必修和选修都采取A、B、C三类,开设了内容丰富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特别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生涯规划”必修课等,受到学生普遍欢迎。三是建设创新型的课程基地。我校是江苏省教育厅确定的首批课程基地学校,我校课程基地是生物学方面。课程基地有五个创新实验室,提供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一流的实验环境,让学生在实验室展开实验研究,同时聘请大学教授来指导,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四是开展学术性的社团。学校积极指导学生组建学校性的社团,例如国学社团、航空器社团、环保社团、机器人社团,通过学术性社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建立校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常州目前有一定数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还有数量较多的创新型企业,这些资源完全可以为学校培养人才所利用,而且这些单位都乐意为共同培养创新人才贡献力量。目前我校已与常州大学、中科院常州研究所等六家单位签订了协议,并聘请了这些高等院所的教授专家做我们的导师,这些专家导师将在他们的实验室帮我们培养优秀学生。六是设立短学期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开展研究和实验需要整块的时间,到外地大学实验室参观也需要时间,于是,我们在每年都设立了一个短学期。时间为五到七天,学生利用短学期集中精力完成项目或撰写学术报告,或进行大学之旅,甚至出国进行修学访问。近几年,学生到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一流大学进行参观访问,丰富了经历,同学们完成了较高质量的实验或论文。

  许多学校都有一些天资聪明、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或具有特长的优秀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我们除了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培养之外,还得给他们特殊的关心和培养,以使他们未来能够成长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才。这些学生在我们学校,就是“元博”计划的培养对象。对于这部分学生,我校一方面加强思想道德,人格修养的教育,同时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培养。

  一是导师制。就是根据这些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业水平和自身需求,为这些学生配备导师。导师可以是学校优秀教师,也可以是本地高校教师或其他学校工作者。导师全方位关心所指导的学生成长发展,为他们制定培养发展计划,并在学生学习研究实验探索方面给予具体的关心和指导。

  二是学堂制。所谓学堂制就是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组织起来,配备一名或数名教师,大家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研究探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我校以优秀教师曹文姓名命名的“曹文学校”,几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学的优秀学生,其中包括多位世界中学生信息学奥赛金银牌的获得者。

  三是免修制。有些优秀学生通过自学学完一门或数门学校课程,经个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教务处统一测试通过,学生就可获得某门或数门学科的免修。学生将享受免修的学科不参加听课、不做作业、不必考试的权利,成绩一律按优秀计算。他们利用不上课等腾出的时空自主学习或自主研究等,可以更自由地发展。这几年,我校每年都有几十人获得一门或几门学科免修,他们在学术研究、发明创新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

  四是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一些师生的共同完成一项难度较大的综合项目,比较著名的如美国杰弗逊·托马斯学校学生自行设计完成的火箭制造发射。项目的提出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一般是跨学科的综合项目,往往需要几个月的业余时间才能完成。项目学习的特点是学生必须根据项目内容和进展的情况主动学习,思考探索,迎接挑战,甚至承担失败。这种实践性的学习对于学生成长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很有作用。

  五是与大学共同培养。对于有些优秀学生,我校采取与大学共同培养的方式。例如我们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培养优秀学生已经三年了,我们学校选择五十位优秀学生成立“交大班”。这个班不是固定的,而是实施“走班制”,为他们开设高质量的选修课、提供项目和实验培养。有时请上海交大的教授来校讲学,学生到上海交大完成实验。上海交大对于“交大班”的优秀学生采取自主招生的形式给予政策优惠。另外,我们还与国内众多著名大学建立友好关系。

  六是游学制。这项试验我们还刚刚开始,对于少数优秀同学,他们已经提前修完高中所有学科或者阶段学科,有一段相对空闲的时间,他们主动要求或者学校安排他们到国内外著名中学去学习,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经历。我们每年有十几位学生参加AFS项目到欧美一流中学去学习一年。还有短期的游学,一些学生到国内知名中学共同完成学习项目,到国外友好中学参加“世界环境周”等活动。完成这种游学经历的学生,其各方面的素质能力都有质的提高。

  我们认为,作为一所优质的学校,应该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进行尝试探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让一些创新意识的学生脱颖而出。我们坚持立足校本,面向全体,着眼未来,积极探索,相信我们与其它中学共同努力,大胆实践,我们民族未来一定会出现一批创新型的杰出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陈达)

  (新华教育 陈达)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