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高校微博发展趋势:关系日趋完善 作用逐渐突显
来源:腾讯教育
发布时间:2012-12-13 22:15
分享到:

高校发展趋势

1.官民合力助推涨势

2012年,网民需求和官方政策成为推动高校建设与发展的两股力量,前者为拉力,为开设高校指引方向,后者成助力,加快高校建立进程,在二者合力作用下,高校迎来了新一轮的春天。2011年年末,团中央学校部发布《关于建立全国高校团组织体系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团委在12月月底完成官方试点建设,进而在2012年向全省高校推广建设,截止2012年7月31日,高校团组织数量已达到今年1月份的两倍。可以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仍将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高校在网民中的需求和地位也会水涨船高。高校团组织这一举措提高了官方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地位,助力高校开拓百花齐放新局面。

高校在政策助推下纷纷开通,促使其成为网民了解高校的重要渠道,网民对高校的期盼也日渐增强,并对高校的开博数量、内容方向和内容质量产生拉动牵引的作用。传统渠道运行周期长且缺乏透明度,致使大部分网民开始将目光聚焦于既快又准的高校上,校长信箱、BBS等应用越来越少,而高校却成了炙手可热的便民通道。据调查,有54%的大学生认为将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有20%的大学生认为将会促进社会的进步。随着高校的普遍建立和队伍的成长壮大,网民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这一态势将驱动高校加速发展。

2.海外高校进驻渐成气候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伦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等91所海外高校进驻腾讯,与2010年的15所相比,增长了5倍之多。海外高校主要用于发布招生政策、奖学金政策、选课细则、签证要领、当地民情等相关信息。其中,中国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奖学金政策、高校学术地位和学术成果、当地风土民情等。

海外高校希望通过进驻与中国考生取得交流,进行招生宣传。海外高校的虽然信息量相对较小,发博频率也相对较低,但却是了解学校信息最直接、及时的通道,对拟出国的中国学生吸引力较大,会受到中国学生的特殊关注,学生粘性较强。高校不仅为学校提供了针对性强、到达率高、反馈及时的宣传平台,也满足了中国学生对国外留学 () 信息的渴求。随着中国留学生的不断增多和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海外高校对中国人才的重视程度也会越来越高,的发展与效用正日渐受到海外高校的关注,在中国开设官方的海外高校也将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3.建立与知名人士的直通渠道

社会各界对高校的期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期盼舆情事件信息通过答疑反馈,二是期盼能直接与高校取得有效沟通。近年来,关于高校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北大教授邹恒甫爆料腐败、青岛某高校新生刘晓傲坠楼事件等,当负面事件发生之后,律师、媒体工作者、企业家等社会名人在迅速转发并呼求校方应答。但高校官方很少能够及时回应网民质疑,各界人士特别是意见领袖的需求通常难以被满足,信源真实性和事件细节无法被探知,官方的回避态度通常会导致舆情事件愈演愈烈。若高校能与各界人士理性沟通,坦诚公告,将能有效利用智识力量抑制不实信息的传播。

高校是社会人才的聚集地,而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希望能与高校进行直接沟通,开展公益、举办讲座、寻求专业支持等。除此之外,也有意见领袖通过传播自有资源供高校分享,如@邓飞 就曾在中提及希望能够把多余的财经类、新闻类的杂志分发给需要的高校,吸引了多所高校社团负责人和高校院系组织的留言和表态。建立高校与社会各界人士的直通渠道,既能够帮助高校获得第一手资源,又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业界知名人士的关注与帮助,是未来高校发展的重要趋势。

4.学校关系群日益完善

教师是高校主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师展示自我和与他人互动的窗口,也是传播专业信息与学校理念的渠道,教师会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在社会中的整体形象。而名师更是高校重要的品牌文化资产,名师群体在高校群中需要得到特别的重视,对内使其成为高校关系群中的意见领袖,对外则将其打造成为学校属性标签,利用展现专业影响力与个人魅力,为高校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带来正面影响。学校官博应适当借力于名师,以提升社会公众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喜爱程度。

校友是高校的扩展性资源,对高校的社会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也是为高校带来社会资源的重要力量。应通过组建校友的形式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校友进行线上集合,搭建全新的校友联系平台,集中校友力量办大事,对内为在校生提供社会资源,对外助力母校形成良好社会影响。将校友纳入高校关系群是对现有框架的突破,也是不断扩大高校关系群外围的有效方法,如此也能迎合高校体系不断融入全社会体系的必然趋势。

目前,学校各二级机构与学生组织分布较为广泛,对学生的关注能达到最大化,与学生的互动也能常态化。目前院系部门的受关注程度还比较低,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随着高校的发展,二级机构将成为高校官博收集各院系学生动态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渠道。

强化了互联网中的"关系型内容"和"内容型关系",想要在世界获得话语权和影响力,就必须与其他关系进行良好的互动。在正逐步完善的高校体系中,要坚持以学校官博为中心,重点发展学校各二级机构、学生组织、校友组织、名师等基本点,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建设多点辐射型高校关系群。在这样一个关系群中,学校官博作为中心要维系好与学校各二级机构、名师等基本点的互动关系,始终发挥引领和组织作用,围绕听众的特定需求聚焦更深、更细的内容,提供更及时有效的互动服务。

5.成咨询、服务的重要渠道

内容发布门槛低,联系他人@和私信即可,在浏览信息的同时转评他人广播,在分享身边新鲜事的同时反映问题和咨询信息。,作为时尚、便利、开放性的互联网社交服务平台,将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在学生中的普及程度会越来越高。随着学校对平台的重视程度加深,学生及其他校外人士能更好地利用这一平台与学校进行直接沟通,使逐渐成为网民资讯信息、反映问题的重要渠道。

对大学生收听类型的调查中显示,学生对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各级学生组织的关注度高于校园官方和校园达人,学校各职能部门以发布生活、学习和服务类信息为主,相对官方而言宣传性较弱,实践指导作用较强;而学生组织则侧重于学生活动、讲座等信息,与学生的业余生活息息相关。由此看出,学生对高校的需求主要集中于服务、咨询领域。

目前从高校中的留言看,学生咨询的主要话题为学分、学位证、食堂饭菜、住宿生活条件等,校外人士多咨询招生信息。而随着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通过高校进行信息咨询和反映问题,将成为学生第一选择,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话题都将成为学生信息咨询和问题反映的对象,信息咨询和问题反映将更加多样化和细微化。高校要想真正成为校方和学生群体之间的沟通桥梁,必须促进教育、后勤、行政工作的优化和细化。

6.发展日趋专业化、规范化

建立专业运营团队,由专门的管理和运营人才负责的宏观管理及的日常运营,是高校发展大趋势。

注重专业人才的分工和设置。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的日常运营,注重发布时间调配以及微语言应用,提高广播内容质量,有针对性地与听众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邀请达人参与的日常发布和互动,增加的创意和时尚气息。由专门的管理人才确立高校发展策略,加强宣传,协调关系并建立运营制度,对整体进行宏观管理。同时,与运营商合作,对运营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借助技术手段,不断提高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

在高校不断发展成熟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形成学校、院系办、招生办、社团及高校团委系统等运营管理人才队伍。运营人才具体负责高校各部门的收听、发布、互动等相关运营工作;而管理人才则需对整个高校工作进行宣传、推进、指导、协调、监督、规范。相关部门和高校会相继出台一些政策,完善高校运营管理制度。如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发布了《关于建立全国高校团组织体系的通知》的通知,明确规定高校团委完成在腾讯平台上的官方建设,也将促进高校向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7.影响力和公信力逐渐提升

随着高校不断发展,广播内容质量逐渐提升,语言风格适合学生口味,广播内容"含金量"高,提供信息量恰好满足了学生的信息需求,高校将越来越受到学生喜爱。在的日常运营中,高校尽可能对学生的评论进行回复,偶尔@某些与发博内容相关的学生账号,对学生发布的有意思的广播进行转评,与忠实听众互粉,拉近官博与学生的距离。高校应采用线上及时发现、线下积极行动、相关部门有力配合的方式,高效解决学生相关问题。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上,高校平台应遵循事件处置第一,舆情应对及时的原则,传递真实可信的事件信息、不断跟进事态发展。

在学生信息需求上及时满足,情感上持续拉近,反映问题上及时解决,突发事件上及时应对,高校平台正日益成为高校机构新的公关武器,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程度,提升高校的影响力,而且还能提高高校公信力。特别是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应及时发布权威声音,公开相关信息,满足学生及其他人的知情权,协调相关部门高效、有序地推进事件的解决。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