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当时所处的文化、科技或者经济领域正在发生一些变化,并为更好产品的研发打下了基础? 有时候站在产品角度考虑问题的得出结论和站在金融市场的角度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但也有不一样的时候。 比如说,现在对互联网初创企业有很多的唏嘘之词,其中一个论调就是投资者正在将重心从互联网转向实业领域。从金融角度你或许会说,在过去的5年里,金融投资机构为互联网领域提供了过多的资金,而实业公司的融资形势一直不理想,现在应该将这个形势改正过来。近期,实业公司的IPO表现要比互联网公司IPO好很多。 我的切身感受是:站在产品角度看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在没有移动业务的互联网行业更是如此。在这一点上,产品角度和金融角度的出结论是一样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在家里用的硬件(比如iPhone)和软件(比如Gmail)要比在工作时用的强很多,也复杂很多。我个人觉得企业技术已经落后于科技产品的升级周期了。 从市场角度得出的结论有时会和从金融角度考虑得出的结果不一样,移动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金融角度考虑的人会这样想:现在已经有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美元投入到了移动应用程序开发上面,所以移动产业发展动力十足,而且初创企业几乎不会带来大的风险规模,因为该行业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 可是从产品角度就会有不一样的结论:现在智能手机平台只不过是从4年前开始兴起的,而且是由iOS应用程序商店引发的。很明显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新型平台。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最起码在二十年之内是这样。在这段时间内会不断地推出新的应用程序,也不断会有新的设计创意和科技发明诞生。所以,移动产业的进化才刚开始,初创企业可发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毕竟这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朝阳产业。 将来或许会出现这样一个结局:金融市场可能会枯竭,而且平台所获取的利润会超过应用程序的利润。但是别忘了,移动产业实际上才刚刚起步。所以,从产品角度分析的结果会和从金融角度得出的结论相差很远。 就自身的经验而言,我作天使投资人时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自己站在金融立场上分析之后做出的决策。因为金融分析充满了各种的数据和表格,让人看起来感觉是非常的科学,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我总结了一句话,或许听起来非常的简单,可是在很多情况下,这句话却很灵验:或许推出的产品在市场上表现会非常糟糕,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如何让这些糟糕产品变得伟大。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