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反映了学校主流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教育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2002年,时任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也聘请教师为自己的孩子进行私人辅导,为此他经受了来自各方的抨击。 英国对校外培训未雨绸缪 陈法宝 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不断增强和全球竞争愈演愈烈,校外培训之“火”已经蔓延到了英国。虽然参加补习的学生比例并不高,但是近几年英国校外培训的发展速度足以引起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的关注。 培训之“火”在英国中小学蔓延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曾于2011年对3515名6岁、11岁和13岁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7%的英国学生参加过校外培训,参加校外培训的3个年龄段的学生占到各自年龄段学生比例的26%、26%和29.5%。 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英国校外培训的形式也分为一对一、小组辅导和远程网络辅导等多种形式。93%的校外培训机构承诺可以按照学生要求进行个别化辅导,只有7%的提供特定的学习项目。然而,校外培训教师的质量良莠不齐,有的是学校在职教师兼职,有的是在校大学生,有的甚至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虽然许多校外培训机构声称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但一项电话调查显示,那些学习成绩很好、只想确保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会给许多校外培训教师带来挑战,那些教师会以“离考试太近了(现在有点来不及了)”为由避开,而有的补习教师却为了挣钱对此无所顾忌。 2007年,英国政府曾尝试一项计划,让学校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补习。补习教师来源主要是本校教师和校外培训机构教师,学校会支付本校教师额外的工资,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师也是按时付费。结果发现,补习教师70%来自本校教师,原因是本校教师乐于见到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且又能获得额外收入。更重要的是,学校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师的质量并不满意。 校外培训兴起只因提高考试成绩 英国校外培训的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与校外培训有直接关系。至于家长的具体动机,71%“为了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了解和认识”,68%“为了提高学生在该学科方面的自信心”,59%“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就学生的动机而言,71%的学生选择“为了在升学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只有40%是“为了让这门课学起来更容易”。由此看出,参加校外培训的主要原因在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来自外部的竞争日益激烈,英国学生在入学和就业方面也面临比以前更大的挑战,所以他们要进行额外的补习以保障竞争优势。此外,校外培训也为在职教师、在读大学生和毕业生提供了兼职和全职工作的机会,出现了产业化特征。 据了解,政府对校外培训的规模、强度缺乏调查数据,因此教育监管的困难也随之产生。而且,政府有时对校外培训的存在视而不见,并不急于改变这一现状。 目前,英国校外培训费用主要还是家庭出资,据英国一家自称一流的校外培训机构介绍,对一个10岁孩子的补习费用是每小时20英镑,所以校外培训成了家庭教育消费的一大部分。但研究显示,校外培训对学生成绩各方面的提高却很有限,性价比并不高。据2005年的一项调查,校外培训虽然对学生普通中学毕业考试(GCSE)总体上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对白人学生成绩的影响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只是能提高非白人学生的成绩。针对数学补习的调查统计显示,校外培训对成绩提高的影响只限于男生,而女生的成绩并没有提高。针对英语校外培训的调查统计显示,对男生和女生的成绩提高均没有影响。所以,现在很难判断校外培训对学生的成绩提高有没有影响、影响有多大,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政府把校外培训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研究人员同时指出,校外培训是学校主流教育的一面镜子,它的兴起应当引起学校主流教育的反思。许多家长表示对孩子在学校里所受的教育感到不满,只好通过聘请家庭教师进行校外培训,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学校主流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教育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在2002年,时任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也聘请教师为自己的孩子进行私人辅导,为此他经受了来自各方的抨击。然而,参加校外培训的多是富裕家庭,其在补习的量和质方面都有优势,而那些低收入家庭也不甘在竞争中落后,开始被迫参与其中。所以,校外培训对家庭开支构成了挑战,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国家教育系统带来的问题也已经不容忽视。 欧盟于2011年出台的报告《影子教育的挑战:欧盟校外培训及对政策制定者的启示》显示,虽然相关调查结果认为英国的校外培训相比其他国家来说比例较低,但是欧盟国家校外培训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英国很难“独善其身”。英国研究人员建议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必须把校外培训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开始从政策层面考虑应对校外培训带来的社会影响。对校外培训机构和个人进行登记注册,掌握校外培训的规模,规范税收对校外培训的“灰色”市场进行“漂白”。改革大学的招生考试制度,并增加相应的能力倾向测试作为重要参考。 面对校外培训在欧盟内部和世界其他地方愈演愈烈,英国未雨绸缪,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并非多此一举。 世界校外培训管理一瞥(二) 印度 印度还没有校外培训的国家政策,但一些邦制定了条规,多数条规不允许学校教师从事校外培训。在一些邦,教师如果经济极为困难,可以在得到校长批准的情况下,提供有限的校外培训。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校外培训机构依照邦税务部的《商店条例》登记注册。理论上讲,登记注册每三年必须更新一次。 葡萄牙 2005年葡萄牙政府规定,公立学校教师不可以对自己所在学校的学生开展私人的校外培训活动。 新加坡 新加坡的学校教师如果想从事每周6小时以上的校外培训活动,就必须获得许可,而且不得为自己所在学校的学生提供服务。然而,这些条例未获得严格的执行,也没有关于校外培训质量方面的规定。 乌干达 乌干达教育与运动部没有校外培训方面的具体政策,但其发布了各种通知,停止聘用在校外培训中滥用职责的校长和教师,并定期呼吁家长合作,共同阻止校外培训。但是在对校外培训的管理方面,各管理层并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埃及 埃及政府鼓励慈善组织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校外培训,并以这种官方的合法的校外培训来回应目前埃及普遍存在的非法的校外培训热潮。目前,埃及私人校外培训自愿者社团需要在社会事务部而非教育部登记和注册。 (黄金鲁克 编译自马克·贝磊《直面影子教育系统课外辅导与政府政策抉择》) (中国教育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