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29日:《一切都该留给子孙吗?》 “会有人说,挑选奥运冠军队员的最佳方式就是选那些20年前夺得冠军的子女们吗?如果社会竞争这样进行,(那就)太疯狂了。” 1987年12月7日:《对于指数期货的早期恐惧》 “我们不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美国股市早已认定可有可无的工具,券商也不该鼓励人们参与此类投资…我们需要明智地配置投资资本,不是杠杆化的市场押注。” 1988年4月11日:《巴菲特内幕》 “当一位声名卓著的经理接管一家基本面数据糟糕的公司时,安然无恙的是公司的名声,这一点很少有例外。” 1989年10月30日:《谁将成为新的巴菲特?》 “你不需要一名火箭科学家。投资不是智商160打败智商130的游戏……当别人都出于短期的贪婪或恐惧而做出决定时,理性至关重要。这就是赚钱的时候。” 20世纪90年代 1991年4月22日:《巴菲特买进垃圾债》 “很多事情我都希望自己能有后见之明。但对于投资决定而言,我不认为后见之明有用。只有行动才有回报。” 1994年1月10日:《现在,听听这个》 “保罗?摩泽尔付了3万美元,并被判入狱4个月。所罗门(Salomon)的股东们(包括我)付了2.90亿美元,我被判担任10个月的CEO。” 1995年3月20日:《解开衍生品的乱麻》 巴菲特表示,如果要与衍生品打交道,他会要求每位CEO在年报中确认自己了解公司参与的每项衍生产品。“把这条写上。‘巴菲特说,’我想你就能解决好存在的每一个问题。’” 1996年2月5日:《巴菲特的投资法门》 “应当投资甚至连傻瓜都能经营的业务,因为总有一天会有一个傻瓜来经营它。” 1997年10月27日:《巴菲特在所罗门力挽狂澜》 回顾所罗门危机:当巴菲特成为临时董事长时,有位记者问他,如何能处理好身处纽约和奥马哈两地。他回答说:“我母亲在我的内衣上缝上了我的名字,不会有问题的。” 1998年7月20日:《盖茨和巴菲特秀》 “在大多数收购交易中,做收购标的比做收购者更好。收购者付钱后,还要把捕获的猎物拖回自己的巢穴。” 1999年11月22日:《巴菲特谈股市》 “我认为,很难有力地论证,未来17年的股市表现将与过去17年有任何类似相像的地方任何相像的地方。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最可能的回报率,考虑到股息和升值因素,投资者总体而言…将获得…6%的回报率。” 21世纪00年代 2001年2月19日:《价值机器》 “(伯克希尔)让我想起了迪士尼电影《幻想曲》(Fantasia)中演魔法师学徒的米老鼠。他的问题是水太多了。我们的问题是现金太多了。” 2001年12月10日:《巴菲特谈股市》 “由于我的个人口味偏好,我这辈子还会买汉堡包。汉堡包价格下跌时,我们会在家里唱弥撒赞美诗Hallelujah Chorus。汉堡包价格上涨时,我们会暗自抹泪。这和大多数人购买的生活用品都一样股票除外。股票下跌时你可以用同样的钱买到更多,但人们不再喜欢它们了。” 2002年11月11日;《一切的神谕》 “泡沫已经破了,但股价仍然不便宜……” 2003年3月17日:《避免超级大灾难》 “衍生品是金融界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虽然目前隐而未发,但一旦爆发,就有可能要命。” 2005年3月11日:《我得到过的最好建议》 “1950年底,我有9,800美元,到1956年我有150,000美元。我以为有这些钱,我可以活得像个国王。” 2006年7月10日:《为何巴菲特捐出财产》 “我清楚我想做什么,现在开始做起来合情合理。” 2008年4月28日:《巴菲特怎么看》 “似乎每个人都在说(这次经济衰退)将短暂而浅层,但看起来情况正好相反。你知道,去杠杆化从本质上需要很多时间,同时还要承受很多痛苦。” 2008年6月23日:《巴菲特的豪赌》 “有很多聪明人在管理对冲基金。但很大程度上,他们的努力都是无功无过,他们的智商值不上他们向投资者收的那些管理费。平均而言,投资者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如果只投资一只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回报率可能还会高于投资几只基金的基金。” 2010年7月6日:《我的慈善承诺》 “我的财富来源于很因素的巧合:我生活在美国,有一些幸运的基因和复利…(生为)白人男性,也使我免遭多半美国人面临的巨大障碍…命运多舛,变化无常。”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