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留英访谈:留英校友职业发展研讨会
来源:BBC英伦网
发布时间:2012-11-22 18:46
分享到:

留英访谈:留英校友职业发展研讨会

同学们可以在研讨会上与用人单位直接接触

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一直是留英中国学生特别关注的问题。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即将在英国3座城市举办就业研讨会,为广大留英校友提供建议和直接与中国企业接触的机会。子川专访活动组织者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官员李虹。

为帮助广大中国学生就业,10月26日到28日,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British Council)将分别在伦敦、伯明翰、爱丁堡举行3场留英校友职业发展研讨会暨小型招聘会。

研讨会的组织者之一,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推广经理李虹接受我的专访,介绍本次活动,也向留英校友提出建议。

子川: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举办留英校友职业发展研讨会已经有几年的历史了,今年这届跟以往有什么不同?

李虹:首先,今年的场次多,以往我们可能去两个地方。今年为了照顾到从南到北所有学生的需求,活动在伦敦、伯明翰、爱丁堡三座城市举行。其次,我们这次带来了一些有招聘需求的企业,为大家直接提供第一轮面试的机会,也为这些中国企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直接与优秀的留英学生接触。

子川:场次增加也是照顾到留英学生的总量增加了?

李虹:是的。去年,我们是在伦敦和曼彻斯特举行了小型研讨会。当时,我们发现,每场活动都是爆满,甚至有些同学被迫坐在地上听讲座。英国这边对场地人数的限制也比较严格,根本安排不开。考虑到这个问题,加之为了让很多在英格兰北部或者苏格兰读书的同学便于参与,今年我们特别在爱丁堡加开一场活动。

现在的企业雇用员工的时候会比较慎重。在我们的活动上,这些公司会收简历,安排第一轮面试,还有很多步骤要走。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留英学生可以向心仪的企业直接递交简历。

我们每年3月在中国几大主要城市也举办类似的活动。通常,求职者在研讨会上递交简历之后,很快就会接到面试通知,有的人在一周之内就可以安排第二轮、甚至第三轮面试,可能在一个月内就可以正式上岗。可以看出,企业招收留英毕业生的急切心情。

子川:参加活动的企业都是经过精挑细选?

李虹:我们本着对留英学生负责任的态度,也想做第一次的尝试,看看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需求如何,所以我们精挑细选了华晨宝马、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以及代表很多企业出席活动的Fesco,提供很多招聘信息。

参加活动的资深人力资源专家都跟我们合作多年了,经常出席我们在中国和英国的活动。这些也是我们人力资源专家网络中的一部分。比如,这次来英国出席活动的林磊是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人力资源总监,他负责集团的校招工作。他去年也参加了我们在英国的研讨会,为广大留英中国学生分享了招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等。

另一位专家张勇是爱普生(中国)人力资源与组织发展高级经理,他也曾经在中国对即将赴英留学 () 的学生做过讲座,建议大家在出国之前就考虑到自身职业规划的方方面面,从而帮助他们在回国之后顺利就业。

子川:你觉得近年来留英学生在就业方面有什么特点?

李虹:我们看到很多同学到英国攻读商科类专业,回国之后也有很多人扎堆在这样领域求职。我们也希望向同学们介绍,在选择专业上其实可以更灵活。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已经选择商科的学生,我们也尽量联系了更多可以提供这个领域工作岗位的公司加入我们的招聘会。我们希望在这方面向大家提供最好的帮助和服务。

子川:你本人也曾经在英国留学,你对留英中国学生有什么建议?

李虹:我的建议是,在读书期间,要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利用在英国的时间多吸取知识。同时,也要考虑到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这样,在学习期间也可以有的放矢地发展自身技能。

我了解到,现在很多英国大学都为国际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帮助,比如,就业办公室(career office)会帮助检查简历、安排实习以及面试技巧培训等等。我希望广大留英中国学生能够接受这些服务,主动寻求帮助,以锻炼自己在求职方面的能力。

另外,我们也从各个雇主那里了解到,大家对留英毕业生的反馈是相当不错的,在语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高程度的认可。但是,同学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在中国本土学习的学生接触到的本地求职信息更多,也有很多实习、兼职工作的机会,而这些是留英学生所不具备的。

无论是在中国也好,英国也好,大家都应该多花时间来关注自己未来就业领域、相关公司的信息,并且努力争取在英国找一些实习的机会。很多留英学生是没有任何全职工作经验的,但是,如果你有实习经验,那么对你将来找工作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子川:那你怎么看海归成为“海待”的现象?

李虹:留英校友绝对是潜力股,他们绝对不是说能力不够。其实,海归刚刚回国,在短时间内找不到工作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大家都面临这样那样的双向选择。

我们做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留英校友在3到6个月之内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所以,我希望大家在等待和寻找的阶段把心态放平,一定要坚信自己是有这个能力的。

在英国求学期间给大家带来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培养不是短期效应,而是长期的。等到将来,有了工作经验之后,这些长期效应就会更好地发挥出来。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