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社工陈宇左教向勇学算术。朱素芳 昨日,武汉体育学院大四学生张瑞来到江汉区红旗渠路华林学府,守候在家门边多时的15岁脑瘫少年向勇兴奋地迎上前,手舞足蹈地叫起了“哥哥”。 张瑞是江汉区青少年空间的大学生志愿者,也是向勇“家庭课堂”的10名老师之一。1997年一个冬夜,陈华珍婆婆在医院急诊室发现一个纸箱,里面有个奄奄一息的男婴。好心的陈婆婆收养了他。孩子半岁后,陈婆婆和老伴才知道他患有脑瘫。老两口没有放弃,四处筹钱为孩子治病。经过精心治疗,向勇7岁时终于能慢慢走路。 “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对他的教育和照料渐渐力不从心。”年过七旬的老两口为向勇的未来担忧。这时,共青团江汉区委“党团先锋服务队”成员来到老两口家里。向勇哭着想上学,服务队10名志愿者把“课堂”搬进老两口家里。社工陈宇牵头,为向勇制定特殊“课程表”认银行、厕所、公汽标识的“语文课”,认钱、学买东西的“数学课”,学走路、穿衣服的“体育课”。 由专业社工、大学生志愿者、特教老师组成的服务队,每周两次送教上门,教向勇实用知识,并鼓励他更加开朗自信。“才上了半个月课,向勇就变了个样。”陈婆婆高兴地说,“他不仅抢着自己穿衣服,而且学会去按摩医院搭哪路车,走路可带劲了。”(记者宋兰兰 通讯员朱素芳) (长江日报 宋兰兰 朱素芳)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