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近日报道称,不少年轻家长在网络上为年幼的孩子“占位”抢先为孩子注册QQ号码、开通等,一来,是帮孩子记录成长过程,二来,是让孩子“不输在网络起跑线上”等孩子长大到自己会用网络时,就可拥有众多粉丝和骄人的“经验值”了。 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观点的影响,不少年轻家长表现出一种“急吼吼”的功利化追求。孩子学什么、玩什么,家长要提供什么,很多人并非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而是四处打听,一定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生怕落伍。 不少家长的焦虑感,并非孩子本身能力不行所造成,而是源于攀比。有心的家长详细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本是为孩子积累一笔财富,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家长,在网络上不断地“晒”、“秀”,孩子吃穿名牌、出国游玩、择名优校……让不少家长论坛俨然成了奢华生活和功利教育的 “排行榜”,将原生态的成长记录和育儿经验分享,导向互相攀比的歧途。 在显摆、攀比的焦虑中,家长就很容易对孩子“拔苗助长”。不少强势父母“承包”了孩子的成长,一窝蜂地去追捧某些所谓的优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技能,却不尊重孩子的兴趣、特长,也使得孩子早早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再多也不为过;未雨绸缪为孩子奠基,当然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任何父母都无法替孩子成长。人生数十年仿佛一场马拉松,“起跑线”上区区几步的快慢,会有多大影响?别让短视的爱变成孩子的负担从孩子的能力、个性、需求出发,为其长远发展规划,让孩子享受成长过程、笑到终点,才是最后的赢家。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