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规划:与志愿有关 在设计未来人生时,如果高三考生能根据自身长处,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顺势而为”地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你就会事半功倍,如鱼得水;如果选择了与自身爱好、兴趣、特长“背道而驰”的专业或职业,那么,即使后天再勤奋弥补,即使你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难以补拙。 前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认为,要客观地评估和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不要把社会、家人或朋友认可和看重的事当作自己的选择标准;不要以为有趣的事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是要亲身体验它并做出自己的判断;不要以为有兴趣的事情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职业,例如,喜欢玩网络游戏并不代表你会喜欢或有能力开发网络游戏;不要以为有兴趣就意味着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不过,你可以尽量寻找天赋和兴趣的最佳结合点,例如,如果你对数学有天赋但又喜欢计算机专业,那么你完全可以做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 无独有偶,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的俞敏洪()也说过,一个人上大学有三种境界:第一是为了找工作,什么专业工作好找学什么;第二是因为兴趣,自己喜欢学但不知道学习的目的;第三是因为使命感,觉得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工作也有三种境界:工作为了薪水,工作为了喜欢的职业,工作因为内心使命的召唤。第三种人往往能够成为大学问家或大事业家。 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第一次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的选择。这次选择如同未来人生的奠基石,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未来蓝图。因而,如果考生能在自己高考之际,第一次为自己未来选择发展方向的时候,结合升学规划来自己圈定一个适合的发展方向,岂不是两全其美。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