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新24孝”你做到了几条?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10-10 13:53
分享到:

  新华网呼和浩特10月9日专电题:“新24孝”你做到了几条?

  新华社记者张玥

  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看过新“24孝”的行动标准后,许多年轻人觉得带给自己很大震撼,觉得自己陪父母太少。

  今年国庆是新“24孝”行动标准公布后的第一个长假,许多年轻人得到启发,选择回家陪父母过节。节日期间,网友们纷纷晒出陪伴父母的照片比“孝”,有的为父母做一餐饭,有的给父母洗脚,有的陪父母出游……一时间,孝顺成了时尚,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并纷纷开始攀比和效仿。

  2012年8月,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除了上述几条,还有比如说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教父母学会上网,定期带父母做体检,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等等一共24条。

  很多人认为,只要给父母足够多的钱,给他们丰厚的物质保障,让他们吃好的穿好的就是孝顺。新“24孝”则给这些人提了个醒:标准更多的是要求你陪伴在父母身边,让他们感受实实在在的爱,而不是冰冷的物质填补。

  比起“埋儿奉母”“弃官寻母”这些老版的“24孝”,新“24孝”已经是很容易做到了。但就是这看似不难做到的新“24孝”,却触痛了许多年轻人的心,直呼“很难做到”。在现实生活的现状之下,如此简单的24条,多少人觉得有心无力?

  在异乡为了安身立命而努力的人们,假设我们的父母能活100岁,我们平均每年回去探望他们两次,每次一个星期,30岁的我们能与他们相聚的日子也只有不到500天的时间。

  也许能找出很多理由说“不能”,但陪伴老人的时间确实要靠自己“挤”出来。必须承认的是,除了这个高速旋转的社会里的身不由己,“不能”恐怕更多还是个人原因。

  时间走的越来越快,父母越来越老,而你将会有自己家庭,自己的孩子,能够陪伴父母的时间一天比一天少。有时候,尽孝只是需要你多点时间,多陪伴,多点问候,多点关心,与金钱无关!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