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象牙塔里的“真人图书馆”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10-09 13:51
点击数:
分享到:

象牙塔里的“真人图书馆”

“真人图书馆”活动现场。 (图片由南师大提供)

象牙塔里的“真人图书馆”

“真人图书馆”的借阅证 胡蓓蕾借阅号:001

象牙塔里的“真人图书馆”

“真人图书馆”的借阅证 李立阳借阅号:002

象牙塔里的“真人图书馆”

“真人图书馆”的借阅证 李成借阅号:003

  “001号书:胡蓓蕾 一个人搭25辆车回家;002号书:李立阳10岁开始变魔术;003号书:刘成草根开画廊;004号书:侯印国义工的慈善基金会……”你见过这样的书目吗?以人为书,以人的经历为书的内容,你见过这样的图书馆吗?

  9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的“真人图书馆”开馆了,书目上一共有11本“书”,只不过,如果你想要借阅的话,见到的不是书,而是拥有故事和讲述故事的人。这就是所谓的“真人图书馆”邀请有特殊人生经历的人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读者则以一种面对面沟通的形式来完成“图书”的阅读。

  南京师范大学的“真人图书馆”,吸引了200多位读者到现场参与阅读,11本“真人图书”各占一桌,每桌大约有10余名读者围坐阅读,聆听那些独特经历和人生际遇,“图书”和读者之间时不时地还会有互动交流。

  “真人图书馆”从何处起源?如何选取“图书”?“图书”对高校学生有何影响?是否值得在高校推广?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1 校庆的礼物我们合办“真人图书馆”吧

  “我是文学院2007级的毕业生韩潋,四川人……我想送一份礼物给母校,名字叫‘真人图书馆’。”在学校110周年校庆前,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宋永忠收到这样一封内容奇特但很诚恳的信。

  韩潋给校长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大一的时候,韩潋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待了一年,几乎每天都等到图书馆响起《回家》的萨克斯的音乐时,才背起书包回宿舍。大二的时候,通过学校的交流计划,韩潋去了香港。就在这时,韩潋接触到了“真人图书馆”。“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本书”,在韩潋看来,这是多么个性十足的理念。

  在网络时代,面对面交流显得弥足珍贵,“真人图书”的阅读,可以让读者满足人际交流的渴望,“有人情味、有亲切感,让有故事的人用这种有温度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经历。”韩潋接触“真人图书馆”后很激动。大四时,韩潋开了一家售卖文艺类书籍的独立书店,并在这个过程中萌发了自己做“真人图书馆”的想法。今年3月开始,她已经在家乡成都举办了3次“真人图书馆”的活动。

  这种活动能不能在高校举办呢?刚刚毕业的韩潋很快想到这一点。4月底,韩潋给母校校长宋永忠写了一封信,希望在南京师范大学校庆110周年之际,和母校合作开办一场“真人图书馆”活动。宋永忠被激情洋溢的韩潋打动了,马上将信转给了学校图书馆馆长张建平。

  “在与韩潋初次见面谈话后,我被这个有想法、有理想的年轻人感动了。一个女生,只为实现心中的质朴理想,倒贴钱去做这样一件事,值得支持。” 张建平说,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学生的选择不该越来越趋同,“真人图书”鲜活独特的经历向读者传递一种多元化选择的精神,“生活是可以丰富多彩的,不同的选择带来的是不同的人生,而年轻的大学生需要勇敢的人生。”

  “一直以来我都相信我们年轻的这一代人应该是最具有创造力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去推动社会的创新和发展,去证明实践理想是可能的。”韩潋说,自己一直在不停地探索和尝试,好让自己有限的青春能够更有意义。

  2 理想变成现实收集了11本“真人图书”

  有了学校的支持,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找“书”。

  “因为主要是针对校园的学生,所以所有的‘借阅’行为都是免费的。这次活动希望同学们通过与特别的人的交流,能够完成向社会的过渡,能够收获更多的人生经验。”韩潋说。

  在活动举办之前,韩潋打听了国内各个地方的“真人图书馆”举办情况。她了解到,今年6月份,中国人民大学大四学生吴佳霖和同学一起发起了“真人图书馆”活动,吴佳霖很想找一些容易被人误解的从业者,如卖唱流浪者、工地工人等,可是事与愿违,“不是太忙,就是没人理解,都被拒绝了。”最后,他们只得选择折中的办法,邀请有演讲经验的公益人、媒体人来做“真人图书”。

  有了这样的借鉴,韩潋从一开始就放弃了最理想化的操作方式。“招募一本好‘书’最重要的两点,第一,这本‘书’确实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故事,第二,这本‘书’比较好沟通和交流。”韩潋说。

  南京人李小迪是人人网小站“最南京”的站长,因为收集摄影爱好者拍的最美南京图片,受到了近10万人的关注,韩潋也通过这个小站认识了李小迪。李小迪收到韩潋的邀请后马上答应了,成为“真人图书馆”里的第一本“图书”。“我很乐意把我的经历分享给借阅者,也很乐意听到别人的看法。”李小迪说。

  就这样,通过人人网、豆瓣社区、等途径,韩潋收集了11本“真人图书”,并在南师大图书馆特意为此次活动制作的网站上把书目挂了上去。

  在“真人图书馆”报名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了类似图书借阅目录的页面,上面有书目、时间和借阅数量等。“001号书:胡蓓蕾 一个人搭25辆车回家;002号书:李立阳10岁开始变魔术;003号书:刘成草根开画廊……”这是书目。借阅费用全部写的是“免费”,但名额只能选择一个。据韩潋介绍,报名流程十分简单,学生只要向活动主办方提供自己的邮箱和联系方式就可以了。

  100多个借阅名额,在活动启事帖子发出不到3天,就被一抢而空。“因为一次能请到的‘图书’有限,所以能够有机会参与‘借阅’的人只能通过网上报名,先到先得。”韩潋说。对韩潋而言,办“真人图书馆”的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3 读“真人图书”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本书

  阅读真人图书,那是一种怎样的情形?11本“真人图书”各占一桌,每桌大约有10位读者围坐“阅读”,聆听这些有故事的人讲述自己的独特经历和人生际遇,“图书”和读者之间时不时还会有互动交流。

  名叫“非洲义工少女”的“图书”,告诉读者“不要以为幸福取决于你生活得多符合逻辑,不要以为心念一动的梦想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现实。有句话说,‘多少人心中有火在烧,只是他们隐而不谈。’”

  自称为南京土著的“图书”,用自己的故事为读者揭开老南京的面纱:“你们可能难以想象,在老南京时代,两个挑粪工会在完工之后相约看夕阳、喝小酒,充满了文艺范;在最为传统的南京话里,‘先生’的发音和英语的‘sir’几乎一致”,“你可以把不自量力当做是你的优点,想到就放手去做吧!体味生活,把握当下!”

  真见到侯印国这本“书”的时候,南师大金陵女子学院学生祝少琪还有些紧张。虽然很早就听过南京大学(招生办)文学院研一学生侯印国支教宁夏、做防艾义工、募集百万慈善赞助建立基金会的故事,但面对面坐着聊,即使只有短短45分钟的时间,“感觉却完全不一样,他朝着梦想前行的执着深深打动了我。”祝少琪说。

  在现场,11本“真人图书”被竞相“传阅”,这些草根名人当中,有创办“图书银行”、被称为“国学奶爸”的南师大毕业生杜亚明,还有拥有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硕士三学位,数学、历史博士双学位的南京大学高数老师吴朝阳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生经历。

  2006年毕业于南师大社会发展学院的杜亚明,跑过销售、写过栏目策划,还开过茶楼。2010年,他联合驻宁高校的志愿者建立了“图书银行”,向一些乡村小学捐赠图书。

  除了“图书银行”行长的身份,杜亚明已经做了半年的奶爸,一直有国学教育梦的杜亚明在网上发帖希望教幼儿国学课程。杜亚明说,希望用国学中最精粹的部分形成孩子的价值观。

  “真人图书”的一次借阅时间只有45分钟,不少读者意犹未尽。“与‘真人图书’面对面,可以直接了解你想知道的内容,这种交流很直接,也很有效。”读者们纷纷表示。

  “与其说是图书馆,不如看作是一种将人借给读者的活动。”韩潋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敞开心扉对话的时代,“真人图书馆”是一个非虚拟的交流平台,是一个开拓心灵、开放思想的地方,“其使命不仅是为了获取自己好奇的知识,还是为了消除不同群体间的歧视,增强人们的安全感。这也是它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优势。对于‘书本’而言,这是一次传播经验,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和自己所代表的社会群体;对于借阅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次了解不一样的人生经验、丰富见闻、扩充认识的机会。”

  非洲义工袁珊珊表示:“作为‘真人图书’中的一员,我就是想要与大家分享:生活有很多的可能性,不要被所谓的‘理所当然’绑架,要有信心让心念一动的梦想转变为现实,生活本来就有很多可能。”

  张建平则表示:“在世界范围内纸本图书阅读率普遍下降的时候,举办‘真人图书馆’,通过面对面沟通和交流来完成对‘图书’的阅读,更加直接地体验‘书籍’的情感和经历,不仅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书籍’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也是图书馆挽留读者、拓展服务功能的创新举措,给图书馆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4 高校种子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多体验交流

  在南师大举办“真人图书馆”的成功,让韩潋鼓起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9月23日,韩潋把“真人图书馆”的下一站开到了江南大学(招生办),同样得到了学生们的热捧。

  为什么又选择在大学里举办?韩潋表示,对于“真人图书馆”来说,它最好的载体是大学校园里的图书馆。在目前的中国,“真人图书馆”仍然是一个尚待普及的概念,而大学里面的年轻人最容易接受这样的新生事物,同时通过参与他人人生经验的分享,对于人生经验还不够丰富的大学生来说,是很大的帮助。此外,活动操作简单,具有很强的复制性,可以根据场地、资源、“图书”、主题选择合适的形式开展,非常适合大学校园。

  而且在大学校园里举办“真人图书馆”活动,费用问题基本不用太担心。在南师大举办活动时,图书馆成为了主办方,不仅提供活动经费支持,还设计了“真人图书馆@南师大”的活动标识,专门制作了活动网站,没有在现场借到“书”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观看视频,很符合“真人图书馆”的公益性质。

  “在实现相互学习、促进沟通、消除偏见、宽容尊重的人际交流目的的同时,也创设了宽松平等的环境,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很有益。”张建平说,今后南师大图书馆将不定期举办“真人图书馆”活动。

  在韩潋的心里,“真人图书馆”则更像一颗种子,公益、平等、传播文明的种子,因此她将自己这系列的活动称之为“高校种子计划”。她希望通过和高校的合作,在高校的图书馆不断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在最初的组织者离开以后,学校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活动,帮助在校的大学生,为学生们带来更多鲜活的体验交流。

  但对韩潋而言,举办活动也有她的障碍和苦恼。在国外,“真人图书”有球迷、治疗康复师、流浪汉、警察、新闻记者、外来移民等各阶层的人选,而在中国,要真正招募到一本好的“真人图书”很困难,首先他们是免费被借阅的,其次每个人都要有能力将自己的人生经验、隐性活态资源与他人分享。“现实中,乐于被分享的‘达人’并不多。”韩潋说。

  链接

  “真人图书馆”的发展史

  “真人图书馆”,最早源于丹麦哥本哈根5位年轻人创立的“停止暴力组织”。1993年,在丹麦生活的混血青年艾柏格,目睹朋友在一次种族纠纷冲突中被刺重伤倒地,于是邀集几个同在哥本哈根的朋友,成立“停止暴力组织”,短短几年间,仅在丹麦就有超过3万人加入。2000年7月,该组织受到丹麦罗斯基德音乐节邀请,举办了一次活动,主题是“互相理解”,在音乐节现场,出现了疯狂球迷与女性主权运动者沟通,街头涂鸦者与警察促膝长谈的画面,直接促成“真人图书馆”的成立。现场出借75本“真人图书”与读者互动。其宗旨就是反暴力、鼓励对话、消除偏见,在陌生人之间建立一种友谊。

  2005年,“真人图书馆”这一全新的概念在欧洲流行开来,当年就有丹麦、匈牙利、芬兰、冰岛、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举办了10多次“真人图书馆”活动,同年,图书馆行业也开始涉及此项活动。之后,“真人图书馆”渐渐波及到美国、加拿大、日本、巴西、墨西哥、泰国……而中国,则是在2009年3月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首次尝试,如今已在北京、成都、济南等多个城市推广开来。

  记者 缪志聪 通讯员 王秀良(中国教育报)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