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英语崇拜”已成为中国人精神和物质负担
来源:中国青年网
发布时间:2012-09-20 13:18
分享到:

新学期开始了,全国各地各种英语培训班里又出现了不少“小小孩”的身影,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只有两岁多,大一点的也不过六岁。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一些家长眼里,学英文就应该是小朋友的必修课,越早学习效果越好。

追根溯源,家长们对英语的热情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开始的,是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人渴望与外界交流的必然产物。但现在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事实上已经超过母语,甚至全民都陷入“英语崇拜”之中,这实在让人感到悲哀。

有研究报告指出,未来几年中国少儿英语市场将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家长每年投入将高达140亿元。其实,造成这一巨大市场的原因在于教育政策,改革开放之初对英语的重视是大有裨益的,但如今的重视显然过度。

语言的背后是文化,而文化的背后是实力,中国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但软实力不够,语言文化的发展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对英语的崇拜,实际上是对本民族文化不自信的体现。

当全民学英语的疯狂在商业利益的裹挟下侵蚀到娃娃时,“英语崇拜”不但已经成为中国人精神和物质的负担,而且使我们的母语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不少人放松了对汉语的学习。学习英语当然可以,但绝不能盲目迷信以为英语万能。政策制定者更不能把英语作为衡量所有人才的硬性标准,否则就是一种无理逼迫。

我们不反对学外语,但是应该坚决反对“英语崇拜”。而对母语的学习,不但要放在首位,要有严格的要求和考核,而且要活到老,学到老。因为正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马广志)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