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对理想中的女孩子的定义都是聪明漂亮、乖巧可爱。而女孩们也确实很争气,在学习中大多比男孩优秀。但是,为什么当女孩长大后,尤其是踏入工作岗位、为人妻人母后,“优秀”的角色却常常换成了男人呢?难道,“淘小子”、“傻小子”们一下就脱胎换骨了吗?对此,南京不少专家教授很有话说。 中国教育统计网资料显示 1964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只有25.7% 1997年,女生在普通高校在校生中的比例为37.32% 2005年,女生在普通高校比例达到了47.08% 1999年至2008年,高考()状元中男生比例由66.2%下降至39.7% 引人关注的是,中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与高教性别比出现背反:比如2010年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8:100。 女生增加是“世界现象” 但不能说女生已形成绝对优势 “高校女生数量越来越多,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南师大金女学院金一虹教授告诉记者,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高校,一般以往以男生为主的专业,比如法律、商务,女生入学比例都在增高,有数据显示美国高校中58%是女生。“女生受高等教育比例增高的现象还出现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比如伊朗的大学女生比例达到63%。从目前情况看,在中国没有因为‘不公平’造成女生入学比例增加的因素。” 南京大学(招生办)社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风笑天认为,大学女生的比例从整体趋势上看在提高,但还不能说是已经形成“女生优势”。对于女生比例问题完全没必要干涉。对于有些高校的专业分男女比例划定分数线没有道理。即便某个学校某些专业在入校时女生占绝对优势,4年后就业时也未必会对行业造成影响,因为其他院校的该专业未必存在同样情况。 高考“数语外算分”有利于女生? 这种观点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导陈友华教授认为,目前高考的选拔制度对女生有利,尤其是江苏高考政策中,语数外三门看分数,理化生政史地只用等级,女孩在语言上具有天赋,这样的评价方式显然为女生进入高校深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外,女孩学习的确更努力,以前教育机会不平等,更多机会留给了男生。而现在资源更加均等,在应试教育中女生脱颖而出也很正常。 但金一虹教授对此持不同看法。她认为中国应试教育并不是才推行一两年,近年来应试教育正往素质教育方向转变,“这种说法好像认为女生是应试教育下额外的受惠者。要知道过去多少年大学校园里男生占绝大多数,为什么女大学生比例增高的问题到现在才显现出来呢?”即便应试教育对女生有利,那么推行几十年了,男孩们早该想办法适应了吧? 为什么大学里女生成绩仍领先呢? 女生相对勤奋,而且从小学到大学多以试卷看成绩 那么,进大学后为什么女生成绩仍保持领先呢?罗勇有自己的看法。“一是女生更勤奋。女生比男生成熟早一点,更懂事,而且从传统观念看,她们要早点为家庭承担责任,很小就有积极人生态度,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而男生则相对懵懂得多。二是从目前评价方式看,更偏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不仅中学,大学也是一样。对于创新动手能力的评估还是弱的。不管是综合性大学还是理工科院校,我们现在整体教育方式上更重理论,直接表现在评价学生方式仍以卷面说话。只要上课好好听讲,注意力集中,就能考出高分。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女生更有利。三是女性独立自主意识的加强。比如在苏南农村,很多家庭就一个独生女,家庭愿意为女生投资,女儿也是家里的顶梁柱。” 女生的优秀是被“逼”出来的 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求职时,单位多选男生 “我们可以看到,女生往往比男生更加刻苦,因为很多女生比较早熟懂事,知道未来就业困难。”金一虹教授认为,女孩比男孩更刻苦是女生入学成绩更好的原因之一,在这个原因背后隐藏的是女孩们的无奈。“同一所学校同一专业的同学到同一个单位求职,两者取其一,我想通常单位会选男生。所以女生刻苦是被逼出来的。” 金教授认为,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男生或者其家长在高考前就已考虑就业问题,看到未来养家糊口的重任,选择专业时就会把这点考虑进去,“一些不太好就业的,或者就业后收入不太高的专业往往得不到男生的青睐,所以他们常常更倾向于好就业的工科专业。女生除了考虑就业外,还有是个人的素质提升。”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