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中国留美学生数量增 学者:改变在于建立信心(3)
来源:腾讯教育
发布时间:2012-09-11 13:20
分享到:

留学、移民的利与弊

北京晨报:从过去留学为学知识到现在留学为移民,这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张晓明:国外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比国内更好一点儿,人们对于国内教育的不信任也是出国留学的重要原因。只是这个过去现在都有。不同的是,过去为了学知识出去,学好了还回来,这说明机会还在国内。现在为了移民留学,说明机会在国外,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北京晨报:国外媒体批评中国留学生学习问题重重,是否也和这个有关?

张晓明:是的。为移民、为转移财产而留学,其结果第一自然是财富的外移;第二对于个体来说,既然以转移财产为目的的留学,必然会导致不以学习为任务,就会出现孩子拿了家里的钱在外面乱造的问题,这种现象并非少有,各种媒体报道中也不鲜见。

北京晨报:这是否也可以算是一种风险呢?

张晓明:当然。出国固然为了规避国内的风险,但是同样要承担孩子不成材,成为废品的风险。因为在国内还好一点,毕竟有家庭、环境等的制约,一旦出了国,这些制约都不存在,天高任鸟飞了,失控的风险自然难免。

改变在于建立

国人信心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我们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

张晓明:没有什么办法,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怎么建立信心的问题。而要建立信心,就需要形成改革的共识,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构建。为什么明明收获和付出不成比例,为什么明明在外面学习并不如意,甚至还有被歧视的风险,仍旧要送孩子出国留学。就是因为即便是他们再歧视,但是它的基本制度仍旧是以保障人的权利为本的,受了歧视,也有投诉的地方。

不能否认,制度不可能没有缺陷,就是在美国,依旧有很多的问题,但是这是一个弥补缺陷的过程。而我们还没有到这一步,我们还有一些基本的建构还没有完成。

北京晨报:所以建立信心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张晓明:是的。现在的问题,不是有钱人要出国,穷人也想,只是没有钱出国而已。当一个国家这么多的人都想出国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也不得不重视建立人们信心的问题。怎么样建立信心呢?这需要形成深化改革的共识,并且形成改革的战略,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架构,更进一步加强基本的制度架构,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