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好声音》可谓是娱乐节目的“当红炸子鸡”,红到连我这样的文艺新青年也忍不住打开电视瞧个究竟。正好赶上刘悦和袁娅维的对决,听着她们演唱的英文歌曲,我内心战栗不已,究竟是哪位神人谱写了这样撩人心弦的歌曲,或撕心裂肺,或空灵透彻。上网一查,果然来头不小,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钢炮”刘悦演唱的《Feeling Good》和袁娅维的《At Last》分别是摇滚乐和爵士乐演出的固定曲目(standard),地位可见一斑,而且两首歌曲都较早由美国的RCA Victor Records(胜利唱片公司)发行推出,之后都有天王天后级大牌歌手和乐队多次演绎。 《Feeling Good》源于1964年英国著名音乐剧《The Roar of the Greasepaint – The Smell of the Crowd》(<妆彩的怒吼—众人的味道>),这部剧探讨了20世纪60年代英国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对立现状的持续(maintain the status quo),本身基调就有点愤世嫉俗(cynical)、歇斯底里(hysterical),所以刘悦的演绎在我看来还是很到位的。关于这部音乐剧(musical),比较有意思的是,它在英国本土并没有一炮而红,只是在伦敦东区上演(East End,伦敦东部工商业区,有许多低收入劳动者,巨星贝克汉姆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根本没有机会进入伦敦西区 (West End,伦敦西部地区,众多大商店、剧场等汇集于此)。但是1965年美国百老汇著名制片人(producer)David Merrick 把这部剧搬到百老汇的舞台上,结果竟然连着演了231 场。为这部剧专门谱写的歌曲《Feeling Good》便跟着走红,先后有英国著名摇滚乐队Muse,加拿大著名流行爵士乐歌手Michael Bublé和从《American Idol》(美国偶像) 出道的摇滚天才Adam Lambert等许多不同版本的演绎,我听了一下这几个人的,真的难分伯仲。 《At Last》最初是音乐影片(musical film,也称歌舞片)《Orchestra Wives》(管弦乐队的妻子们)的主题曲,由美国顶级爵士乐手Glenn Miller和他的乐队录制(record)。后来美国传奇蓝调歌手(blues singer)Etta James重新演绎了这首歌曲,并且凭借这首歌曲成功跻身格莱美名人堂(Grammy Hall of Fame)。后来又有一个重磅级人物演绎了这首歌曲——美国著名流行天后Beyoncé(碧昂斯),戏剧性的是她是在Etta James面前进行的现场演出(live music)。根据MTV News的报道,碧昂斯说在我的偶像面前表演“非常非常紧张(I’m very very nervous)”。这又让我想起了《中国好声音》上个各位学员,在自己的偶像面前演唱偶像的招牌曲(signature song),勇气可嘉! 不过就我观察,《中国好声音》歌手唱功虽然不错,但风格比较单一,大都局限于light music (轻音乐),总是感觉很soft, spiritual, slow ,不过“小钢炮”刘悦除外。其实音乐种类非常多样化,就我所知道,有classical music (古典音乐)、popular music (流行音乐)、vocal music(声乐)、instrumental music(器乐)、electronic music(电子音乐)、baroque music(巴洛克音乐)、samba(桑巴)、jazz (爵士乐)等等;演绎形式也不一,有些是现场演奏(live music),有些是录制音乐(recorded music),有些可能只是作为背景音乐(background music)。不管是那种音乐,就像刘悦所说,“爱音乐的人是不会死的”,那么经典音乐也不会死的(包括许多中文金曲,如《渔光曲》),只是会绽放出持久的魅力,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传唱。 参考文献: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Feeling_Good http://en.wikipedia.org/wiki/At_Last 《外研社英汉多功能词典》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9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