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的同桌,你准备好了吗? 新学期即将来临,经过一个暑期的修养与调整,家长与孩子们开始为新学期奋战。根据英孚教育(www.ef.com.cn)联手腾讯教育()频道(edu.qq.com)进行的最新青少儿课外学习调查显示,高达近30%的家长表示今后可能会考虑为了陪读放弃自己的工作。全职陪读,究竟是否有必要呢? 与印象中“全职妈妈”的概念相同,本次调查中,母亲是课外陪孩子学习的主力军,占77.7%,远高于父亲。2011年由上海市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抽取的4000个中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结果同样显示,在父母共同参与教育的家庭中,七成家庭以母亲教育为主,父亲投入很少,只是辅助角色。中国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然而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父亲在外打拼,家庭教育的重任更多落在了妈妈身上。 家长陪读时应注意些什么?是否有必要进行全职陪读?英孚教育青少儿英语中国区总教务长韩安德先生表示:陪读也要注重方式,过度的“监督”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在进行课外陪读时,当然首先应考虑孩子自身的学习情况及个性,此外还需考量以下因素: 陪读目的及陪读能力 调查显示,家长陪孩子学习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自己当年所接受的教育,无疑从知识与教学方式上这都与孩子当今的学习有一定差距。其中,高中及大专学历的家长最多从网络上获取陪孩子学习的知识来源。多数家长可能由于没有受过孩子教育方面的专业辅导,表示不知道用什么方法陪孩子学习最科学(26.90%)、缺乏家庭英语环境(24.85%)、缺乏英语知识(24.72%)。 韩安德提醒,如果考虑全职陪读,家长应充分考虑自己是否有相关教育知识,能否胜任全职陪读。网络上虽然有大量的教学资料,但质量参差不齐,家长应注意选择出自规范机构或发布对象的教学材料。如果仅仅是为了监督孩子而全职陪读,反而容易家长“一厢情愿”,孩子“毫不领情”。 有意思的是,11.8%的家长表示自己会重新自学以帮助孩子进行课外学习。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营造方式,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看到父母这般大的年龄同样在学习,无形中会为他们树立理想的榜样。家长切忌一面让孩子好好学习、不要开小差;一面则自己在旁看电视,非常不利于孩子培养学习兴趣及习惯。 要发展成绩,更要发展个性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心理发展特性。韩安德提醒,家长陪读除了注重孩子的成绩及综合素质发展,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个性发展。 儿童进入小学后,无形间就与其他孩子展开了竞争——为学习成绩、为引起老师及同学的注意等。如果他们体验到了成功,就能获得勤奋感,反之则会自卑。这一阶段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家长应在陪读过程中帮助他们取得成功并给予承认和奖励。当然,在这一时期,孩子对成功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家长不仅要陪伴孩子进行课外学习,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与同伴的关系等,争取“全面发展”。 而对12-18岁青少年期的孩子,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青少儿开始扪心自问:“我是谁?”如果对“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认识相同,自我认同感就形成了,相反则会出现角色混乱。心理学专家表示,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自尊心降至最低水平,需要有实际的鼓励。家长应帮助孩子更好地评价、认识自己,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培养自尊、独立意识,避免因为陪读而引起的过分依赖及社交、自理、适应能力的丧失。 家长拿得起,放得下 在决定是否要进行陪读时,家长应考虑自己与子女关系的依赖及亲昵程度。有些家长在孩子读书时进行陪读,等到孩子长大成人,离家就读大学或者工作,心理产生巨大的失落感与不安全感,感觉“像失业般难熬”。 当然,也要避免另一个极端,因为工作繁忙而完全让孩子“自生自灭”,或者全权交给家中老人。尤其是那些工作繁忙的“爸爸”,也要更多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 在调查中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表示可能会陪读而辞去工作的家长比例反而逐步降低。3-6岁的孩子家长所占比例最高,他们可能对孩子未来将面临的激烈竞争感到无形的紧张与压力。EF英孚教育青少儿英语中国区总经理兼副总裁白皎宇女士表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希望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但是建议家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牺牲过大,反而容易让孩子压力山大。英孚青少儿英语学校除了为孩子提供英语教学外,也会定期为家长举办家长大学堂,传授家庭教学方法,调整家长心态,帮助家长更好地陪孩子学习,从Hello走向哈佛。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