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背景】 锦江区教育公众督导团成立于2011年3月,目的是引入“公众监督”,把学校教育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促进学校真正认识自己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职能。2012年,教育部将“大力加强教育督导和督查,健全督导工作机制,规范督查工作程序”列为工作要点之一。 【具体措施】 目前,督导团共有20位成员,包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新闻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以及社区工作者等。督导团的主要职责是对学校的师德、师风、校风、学风、管理工作等进行察访和督导,对学校的社会满意度、学校特色美誉度开展测评;围绕锦江教育的重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并提出建议,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和信息。 为了使公众督导团顺利运行,锦江区政府采取如下措施: (一)创新动态管理机制; 教育公众督导团实行一年一聘的动态管理;每年对优秀的公众督导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公众督导员实行关联学校回避制等。教育局将督评结果作为学校年终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纳入学校年终发展目标考评。 (二)专项经费保障,教育公众督导独立开展; 锦江区专门设立了公众督导团专项工作经费,保障督导团独立开展调研与评价。 (三)聚焦校风评估,创新督导责任制; 2011年,锦江教育公众督导团把督评的主题聚焦在学校校风上。公众督导团采取分组包片制和小组负责制,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在校外、校内两个层面随机察访相关情况,督评学校校风。察访后,公众督导员按照《评分标准》对学校进行评分,并形成书面的反馈意见。2011年底,公众督导团还参与了锦江区学校目标考评工作,将本年度学校校风的察访情况跟学校校长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反馈交流。 【实施效果】 公众督导员通过走访学校、教师和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锦江教育的品质,理解学校办学的艰辛。公众督导团既包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囊括了学生家长、新闻工作者、及社区工作者等。多元化、多主体的队伍部署,增强了督导团队的服务意识,加大了宣传力度,对学校的师德、师风、校风、学风、管理工作等进行了有效地监督和督导,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和信息。 【制度创新】 成都锦江区教育公众督导团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设立了公众督导团专项工作经费,保障督导团独立开展调研与评价,有利于督导团独立、不偏不倚的行使督导职能;第二,引入“公众监督”,多元化督导团队伍,把学校教育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促进学校真正认识自己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职能。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