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 新闻背景 中关村一家苹果产品销售店门前,一名女孩儿一脸愠色。不远处一名中年女子蹲在墙角,手捏纸巾,低头不时抽泣。这名女孩儿即将去外地上大学,今天特意过来买数码产品,她上来就要买“苹果三件套”,而且都得是高配,超过2万元支出让母亲觉得有些吃不消。女孩儿大喊一声:“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说完便扔下母亲,扬长而去。 大学开学在即,不少家长和新生都忙着准备起“装备”来。此时,最令人担心的是数码市场上刮起的盲目攀比风。媒体报道,一些新生动辄要求购买“苹果三件套”,让不少家长直呼“伤不起”。据中关村的苹果产品经销商透露,近来,大学新生成了客户主力军。每卖出5台iPad3,至少有2台是卖给大学新生的。一次性购齐“三件套”的不在少数,其他高端的数码产品也成为新生的宠儿,高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都挑贵的买。 其实,入学装备也是时代的写照:第一代大学生报到时,往往仅仅是一个背包;后来,新生的三大件成了“随身听、皮箱、手表”、“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 时代不同了,经济发展了,大学新生确实没必要像父辈、兄长入学时那样当苦行僧,但高消费,尤其是不顾家庭经济条件的盲目攀比则不可取。 对于一些家庭而言,供一个大学生并不容易。学费、生活费以及学习的必需品购置等等,四年下来也不是个小数目。对于有的经济困难家庭,支付这笔开支会更加困难。节衣缩食的家长有之,兼职的父母有之,辍学打工的兄妹有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强求家长买什么苹果之类的“奢侈品”,的确太过分了。 对于大学生来说,并非配置越高、价钱越贵的产品就越好。关键是看自己是否需要、是否适合自己。据销售人员介绍,5000元左右的笔记本电脑、2000元左右的手机对大学生来讲绝对够了,真没必要买那么贵的。另外,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计算机房,基本可以满足学生上网的要求。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作为即将独立生活的大学生而言,即便是我们消费得起、真的需要,恐怕也需要考虑一下周围同学的反应和感受。即便是家里条件十分优越,也没有必要在别人面前炫富。 笔者所在学校的一个女生每天开车上学,但都是在离学校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就泊车,然后像其他同学一样走进校园。我欣赏这样的学生。还有一位女生,所有的老师们都曾在校园家属区货摊上见到过她。下课之余卖菜,卖菜之后上课,是她大学生涯的写照。她总是热情地和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们打着招呼,从没有因为帮父母卖菜、卖水果而感到难为情,校园里也没有任何人因为她家境不宽裕而低看她。如今,她早就不卖菜了。因为,她远在大洋彼岸,读博士去了。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在别人面前丢人的事儿,我想,那恐怕就是为了莫名其妙的虚荣心“打肿脸充胖子”吧。如果说还有丢人的事儿,那应该是虽然用着“苹果三件套”,但学习还总是挂科……铁铮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