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的品牌化与多元化发展,一大批特色鲜明的民办高等院校不断涌现,陕西已成为民办高等教育最具活力、最具规模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中国民办教育的“硅谷”。7月4日,由西安新闻网主办的“全国主流城市网络媒体陕西高校行 ”活动正式启动。舜网、山西新闻网、四川新闻网、等全国18家主流城市网络媒体齐聚西安,探访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状况。媒体探访团第一站走进西安外事学院。 产学结合引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西安外事学院成立于1992年,办学20年来,以“鱼化龙”精神为文化核心,坚持“多元集纳,自强创新”的办学理念,已发展为一所拥有商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科、工科、农科、医科等7个学科、101个专业的综合性普通高校。 在发展过程中,学院始终以前瞻思维引领办学实践,引领国家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方向。2007年西安外事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办学机制高度灵活的优势,整合了学院下属人文学院、商学院等涉及文化产业的传媒、艺术、旅游等专业,率先在陕西省成立了首家文化产业学院。5年来西安外事学院已形成了以文化产业学院为核心,以信息工程、影视制作、文化出版等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教育大格局,并成功发展多项文化产业。大量文化产业实践在为各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的同时,也为国家的文化产业教育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引领,产学结合”的新路。 勇开先河创建全国高校第一家创业学院 创业教育是西安外事学院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2009年,西安外事学院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创业学院,并且将创业教育一步一步地推向了专业硕士层次。据了解,“拎着问题进校,带着企业毕业”是西安外事学院创业学科硕士培养的基本模式。据外事学院李文华书记介绍,外事学院的毕业生,自主创业之人超过两千人,统计数字显示,营业额在一千万以上的超过两百人,学校还成立了“鱼化龙基金会”。该基金会首批启动资金200万支持创业者创业,这在其他高校中是绝无仅有的。创业学科研究生培养平台也使外事学院进入了培养“就业岗位制造者”的时代。 国际化教育 从西安走向世界 “面向国外、面向沿海、面向外向型企业”,西安外事学院在建校之初即以前瞻的国际化视野,制定人才培养方向,以“育无国界”的大思维,走国际化办学之路。20年来,学校积极在欧洲、美洲、亚洲、澳洲及非洲等地区,开疆拓土,积极拓展教育的合作与交流,与外国40多所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大力引进教育资源,推进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广开学生出国留学 (微博) 及实习通道,搭建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国际化办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谱写了民校国际化发展的华彩乐章。 作为陕西省民办高校中最早获准开展国际合作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民办高校,西安外事学院积极招收国外留学生、多层次开展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广开学生留学通道。在十一五期间,培养了全球18个国家的620余名国外留学生,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了638名本专科中外通用人才,有1500余名以上的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留学通道,实现留学梦想。 随着西安外事学院国际化办学步伐的加快,西安外事学院外国专家学者学术报告频繁、海外实习、技术培训、夏令营、各类文化交流、国际竞赛等活动丰富,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使得多元文化交融,为全校学生营造了特殊的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国际化育人氛围浓郁,开创了民校典范。 “鱼化成龙”西安外事学院发展模式被列为哈佛教学案例 2004、2006和2011年西安外事学院先后三次主办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国际研讨会。其中,2011年5月,西安外事学院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和阿肯迪亚联合举办的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国际研讨会吸引了12个国家130名民办和公办院校的专家学者,与会代表围绕“民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民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与实践”、“国际背景下的我国民办高校学生和教师管理”等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09年,西安外事学院国际化办学模式被哈佛大学列为教学案例,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研究生课程内容,为中国民办高校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的作用。 20年前,外事从租赁的几间教室艰难起步。20年间办学层次经历了由自学考试助学教育向学历文凭试点教育、到统招大专教育、再到统招本科教育、直至取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五次历史性跨越谱写了中国民办教育的“西部传奇”,20年,美好的愿望已成真,外事学院已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用许许多多个第一谱写了中国民办教育的“西部传奇”;20年,西安外事学院已然鱼跃成龙。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