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手语到演练“大鼓震动法”不断闯关,7年来,她让聋哑孩子实现了舞蹈梦想 爱在足尖上飞舞 开栏的话 雷锋精神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被赋予了更新、更时尚的含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奉献他人、提升自我”志愿理念已成为雷锋精神的新注解。 几年来,福建省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角落,成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去年,省委文明办和省志愿者协会在本版开辟《志愿者在行动》栏目,进行报网互动,共刊发50篇文章。今年,为贯彻中央文明委提出的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我省启动了“百万志愿者学雷锋十大行动”,以推动“学雷锋”常态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省委文明办和省志愿者协会今起在本版开辟《学雷锋·志愿者在行动》栏目,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福建精神,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舆论氛围。 《学雷锋·志愿者在行动》栏目将把视角放在普通的志愿者身上,分享他们奉献带来的快乐,展示他们“学雷锋”的风采,交流各地志愿服务活动的先进典型事迹,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志愿服务,让“学雷锋”成为时代的新风尚。 对于聋哑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世界一片寂静。飘着优美旋律的音乐对她们而言,只能是传说中的神话,更不用说让他们跳出有音乐律动的舞蹈了。可在漳浦县培智学校,“编外”舞蹈老师柯文惠为这里的聋哑孩子实现了舞蹈梦想。聋哑的孩子跳着欢快的舞蹈不再是天方夜谭。 实现舞蹈梦困难多 “虽然与孩子们接触的那一刻,我就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美、对生活的炙热追求。但是一开始帮助他们时,却让我碰得一鼻子灰,急得上火。”柯文惠说。 从2005年开始,每周二下午,柯文惠会准时来到培智学校聋哑孩子中间,义务教他们学习跳舞。 刚开始,学校派专职老师配合柯文惠排练,当柯文惠手语翻译,但是三者之间很难形成默契,经常会有意思表达错误的事情发生,“孩子们不懂自己的手势,有时还将手势当作舞蹈动作来练习,更不理解传递给他们的舞蹈情绪,所以刚开始的教学效果很差,往往事倍功半。” 一个非常简单的舞蹈动作练一个下午还不行,手语翻译急得手足无措,她自己急得满头大汗。“当时自己很沮丧,有种挫败感。”柯文惠如是说。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