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桂林平乐:36位留守孩子一个“爹” 新华网桂林7月2日电 (记者王勉、管浩)“陆老师就像爸爸一样。”正在上初中二年级的钟世权说。小钟的父母都在广东打工,每年只能回家一次。而小钟却从来没有觉得孤独:他和另一位同样“留守”的同学一起,住在班主任陆华的家里。每天陆老师和他们一起上学、吃饭,晚上还给他们辅导功课。 陆华已经在平乐县平乐镇福兴中学当了15年的语文老师。平乐县地处广西北部,是个劳务输出大县,也是留守儿童大县。陆华班上有38个学生,留守学生就有35个。 看着不少留守的孩子们因为父母亲情的缺失而孤僻敏感,性格古怪,甚至厌学、逃学,陆华感到很不安。思来想去,陆华想到一个办法:把情况最糟的留守学生接到自己家里,和自己同吃同住,这样不但可以在生活上照顾他们,每天放学后还可以给他们辅导功课。 就这样,陆华自愿给留守学生当起了“代理爸爸”,一当就是15年。 钟世权就是他的“孩子”之一,他这个学期刚刚转到福兴中学陆华的班里。他的父母听说陆华老师对留守学生很好,就把小钟送到了这里。“我是慕名而来的。”小钟这样说。 不过这倒给陆华出了个难题: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小钟染上了抽烟、喝酒的毛病,还常常逃课,成绩很差。有一次小钟一连两天都没来上课,陆华直接找到了他家里。看着这个孩子,陆华很心痛,就把他接回了自己家里。 陆华给小钟当起了“代理爸爸”,每天和小钟一起吃,一起住,陪他谈心,给他辅导功课……不到半个学期,小钟以前的坏习惯全不见了,成绩也大幅提高。 “陆老师对我那么好,我要是还像以前那样,怎么对得起他呢?”小钟这样说。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他考了全班第三,“我爸妈都很开心,说多亏了陆老师。” 15年来,陆华给36位留守学生当过“代理爸爸”,对于这些留守学生而言,这位“代理爸爸”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如果不是陆老师,我可能连初中都念不完。”今年刚从广西大学毕业的蒙华强说。 2002年,蒙华强升入福兴中学。那时他母亲刚刚病逝,家里欠了一大笔债,父亲在外打工还债。蒙华强因此寡言少语、衣着破烂,为了省钱,他连洗衣服用的桶都不舍得买。 了解到蒙华强的情况后,陆华到宿舍里找到他:“把被子卷起来,跟我走吧。” 从此蒙华强就搬到了陆华家里。陆老师给他买了洗衣服的塑料桶,还帮他把破衣裤补好。 因为家里穷,蒙华强每天只吃两顿饭。陆华就给蒙华强饭卡里充值。蒙华强悄悄把每次陆老师充的钱数都记了下来,他想着以后自己挣了钱,再还给老师。 这些“小动作”,陆华都看在眼里。他悄悄把记录给撕掉了。蒙华强发现后哭了出来:“没了‘小账本’,以后我怎么还老师钱啊!” 陆华说:“这些钱是我送给你的。你好好读书,就是我最大的报答!” 蒙华强记住了陆华的话,2008年他考入广西大学。今年4月,陆华接到了蒙华强打来的电话:“老师,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了!您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要做一个像您一样的党员!” 陆华今年已经55岁了,仍然在讲台上耕耘。“当班主任很辛苦,但老师的一点点关爱,就会影响、改变学生的一生,这么划得来的事,我当然要继续做下去。”陆华这样说。 (王勉 管浩)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