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的人认为保送生制度难以选出真正人才,41.5%的人赞成取消高考(微博)保送生制度 日前,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公示的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办)、上海交通大学(微博)等高校拟录取的保送生占本科招生计划的10%以上,中国科技大学更是超过20%。 有人认为高考保送生制度可以弥补高考人才选拔的弊端;也有人认为高考保送生制度造成了教育不公平现象,应该取消;还有过来人说,高考经历是人生的一场实战,无论得失都是宝贵的经验财富。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1886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6.9%的人关注高考保送生制度。54.3%的人认为保送生制度本身挺好,但在监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难以选出真正优秀的人才。 44.4%的人认为保优已异化为“保权”或“保钱” 山东肥城市民杜安新,一直非常关注有关高考的优惠政策,因为儿子马上要升高三了。“关于保送生制度,我专门去咨询过老师。老师直接告诉我,学校没有保送资格。后来我才知道,普通中学和农村中学基本都没有保送名额,不少家长和学生都没听说过有保送生这回事。我的孩子连竞争机会都没有,这太不公平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生办)大一学生鲁晋回忆,高三时,班上前几名的学生都没有享受到各种高考优惠政策,相反都是考一本都吃力的学生,去参加了自主招生考试或者有校长推荐资格。“我当时觉得挺奇怪,为什么好学生反而没有资格?后来成绩出来,我才明白,学校看的是升学率和升名校率。”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郑若玲告诉记者,现在的保送生制度跟21世纪之前的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招生规模大大缩小,二是标准和门槛大大提高,标准越来越刚性。从保送生制度制定的出发点来说,是想让一些优秀的学生提前摆脱高考的重压,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升学渠道。但由于保送生实行不久即出现了很多负面事件,并且生源很多都来自优势家庭,从这个角度来讲,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送生制度的公平性。 你怎么看目前的高考保送生制度?调查中,54.3%的人表示制度本身挺好,但在监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难以选出真正优秀的人才;44.4%的人认为保优已经异化为“保权”或“保钱”;39.7%的人表示保送生信息未向社会公开;39.4%的人指出评审执行程序不透明;26.3%的人认为一些中学为追求升学率,保良不保优;24.5%的人指出考查方向单一,无法考查学生真正能力。也有24.0%的人认为可以弥补高考人才选拔的弊端。 41.5%的人赞成取消高考保送生制度 郑若玲表示,既然要提倡高考的多元多样化,保送生制度可以作为一条渠道。但是,我国是人情社会,很难保证保送生制度为人情和权钱所干扰,所以关键是加强监管,制度上要透明公开。将制度置于阳光下,腐败就难有藏身之地了。 高考保送生制度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调查中,60.9%的人建议增加保送过程的透明性,52.2%的人认为应完善社会监督和举报制度,48.1%的人认为应完善保送程序,41.7%的人认为政府应加强监管。此外,37.2%的人表示要加大对违规者的惩罚,33.6%的人指出应向农村学生适当倾斜,33.1%的人希望完善保送生指标体系。 近年来,也有不少优秀考生放弃保送机会,选择参加高考。“对我来说,高考是一个宝贵的经历。回头想想,跟同学一块儿奋斗的日子特别美好。高三虽然苦,但是磨练人的意志,高考更能提高我的抗压能力。这些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鲁晋说,即使有保送资格,也应该参加一下高考,因为高考给人的收获,绝不仅仅是一张通知书。 有人说,真正优秀的学生即使不保送,在高考中也会脱颖而出。调查中,58.1%的人对此表示认同。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认为,保送生、自主招生等方式,针对的是高考“一刀切”的弊病,给高校一定自主权来选拔更适合自己学校目标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是在某些方面具有特长,也可能是创新能力更强,是招生选拔更加多样性的体现。“不能指望用保送、自主招生等招生方式来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 郑若玲也表示,一个制度很难保障又公平公正又科学有效。对于保送生制度来说,便常常处于要公平还是要效率的两难境地。 调查中,41.5%的人赞成取消高考保送生制度,20.2%的人反对取消,38.3%的人表示“不好说”。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