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案例分析之反思黑莓成长路:固步自封(2)
来源:腾讯科技
发布时间:2012-06-05 15:22
分享到:

30年河西 败于固步自封

有数据显示,曾经是商务智能手机霸主的RIM在北美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两年间亦从2009年第一季度的54%下跌到目前的11%。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确实,借着黑莓手机,RIM曾在智能手机市场狠狠收获了一把,成为可以与苹果iOS抗衡的智能手机厂商,只是这三十年河东竟在短短一两年间内成为河西,不禁让人有些愕然。

众所周知,黑莓不仅是RIM的业务核心,更是这家加拿大手机厂商的精神支柱。然而,在苹果iPhone和谷歌 (微博) Android阵营的挤压下,黑莓已经从商务人士的首选通信设备,渐渐沦落为少数死忠的高端玩物。市场份额的萎缩,股价的持续暴跌,已经让RIM隐隐看到了被收购的厄运。

2007年,黑莓开始走下坡路,这不得不与革命性的智能手机产品苹果iPhone问世有关,iPhone的问世使智能手机进入了触摸屏时代,这对有代表特色的物理键盘黑莓而言似乎就是没落的开始,因为黑莓对于苹果的设计理念并不认同甚至挖苦讽刺,而事实证明苹果iPhone成功了,而黑莓正在被用户抛弃。

RIM作为加拿大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依靠本土优势,长期保持该国销量第一的地位。然而世易时移,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加拿大市场的黑莓智能手机发货量为208万部,低于iPhone手机285万部的发货量。而在2008年时加拿大的黑莓智能手机销量却是iPhone手机的五倍。短短五年时间,iPhone手机即攻破黑莓大本营。

而让RIM懊恼的事并不局限于加拿大,黑莓在美国市场同样身陷窘境。2011年三季度,安卓系统占据美国市场44%市场份额,iOS系统占据27%,而RIM仅占据19%。而2011年初,安卓系统只占30%,iOS控制20%的市场,数据显示出安卓系统、iOS系统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张,不断蚕食黑莓市场空间。

美国市场调研机构CanaccordGenuity分析师迈克·沃克里近期发布报告称,新产品推出之前,黑莓手机的市场份额仍将下滑,2013财年的销售仍然不容乐观。

不过,与北美市场的节节败退不同,黑莓在一些新兴市场倒是斩获不少业绩。2011年,中东、非洲的黑莓手机销量为830万部,领先iPhone手机的250万部。拉丁美洲的黑莓手机销量为1060万部,则远远超出iPhone手机的210万部。

整体上来看,新兴市场的业务并不足以弥补北美业务萎缩的伤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份,黑莓全球市场份额降至8.2%,低于2010年同期的14%。

受此因素影响,黑莓股价差强人意,自2008年年中以来累计下跌超过90%。反观苹果,2011年全球市场份额已超24%,自2009年以来,苹果股价累计上涨5倍。

除了来自苹果iPhone、安卓等外部竞争对手的挤压外,RIM固步自封是导致其衰退的根本原因。在随后到来的移动互联时代,RIM所强调依然是其强大的安全性和封闭性,更成为导致其衰落的重要原因,封闭给应用开发商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从而导致RIM在应用软件开发领域缺乏吸引力。要知道,在智能手机市场,应用丰富性是厂商成功的关键。

一些为RIM开发软件的软件开发商们已经在逐渐停止为该公司提供程序开发的支持。近日,社交媒介应用开发商Seesmic公司和另外一家应用软件开发公司Mobile Roadie已经决定停止为RIM公司开发程序。而主要开发应用于政治选举活动和民意调查程序的Purple Forge公司也表示,除非消费者有要求,否则将停止其黑莓版本应用软件的开发。

“资源应该投入到有增长能力的地方。iPhone和Android将会出现爆炸性增长。”在接受采访时,Seesmic公司CEO Loic Le Meur称,RIM开发应用程序过程复杂,并且随着RIM手机引进触屏功能,加上原有的滚轮功能和键盘,开发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另外,黑莓设备多样化,设备屏幕大小不同导致图片扭曲,应用开发商遭到用户责备,这也意味着黑莓开发商要冒着声誉被毁的风险,这就导致应用开发商纷纷放弃黑莓平台转而向RIM的对手靠拢。

合作伙伴的背离,对RIM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开发商支持减少,就意味着用户可选择的下载少,交互和互动少,人气自然就低,用户资源就随之减少,市场份额就会下降,恶性循环就开始了。”分析人士表示。

而在中国市场,RIM直到去年才完成了和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的全面合作,并尝试性推出了针对个人用户市场的BIS服务。不过有运营商表示,RIM引以为傲的安全电子邮件服务和即时通信服务在中国个人用户中的接受度并不理想。“开通个人黑莓服务的用户并不是太多,主要是资费还是比较高,个人用户在这方面的服务上有大量的免费选择,而且对于安全性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所以黑莓手机的服务主要还是企业用户在用。”

在中国生活了近20多年的前RIM中国区总裁谢国睿也没有让黑莓在中国转危为安,于去年年底正式卸任。而接任者龙安世(Alex Lambeek)在今年上任仅4个月后被传出提出辞职,时过2个多月,至今RIM中国区官方也未给出最终确认。

出售至少60亿美元 不变必败

今年年初,黑莓手机制造商RIM公司两名联合CEO迈克·拉扎里迪斯和吉姆·贝尔斯利终于迫于投资者压力辞去共同担任的CEO和董事长职位,由该公司之前的首席运营官托斯顿·海因斯(Thorsten Hein)接任。

对于RIM未来的发展,新上任的Thorsten Hein在今年3月曾表示,RIM将会减少对消费级市场的投入,同时将会更加专注于企业级智能手机市场,而RIM在企业级智能手机市场曾经是领军者,另外Thorsten Heins也表示将会考虑把公司出售掉,但是目前出售公司并不是最主要的方向。

他认为目前RIM需要更加专注于企业级用户以及有目标定位的消费类市场。业内人士对于Thorsten Heins的话语的解读为RIM将会在消费级市场减少相关的投入,而RIM更多的希望在专业的企业级市场与苹果和谷歌等厂商一较高下,不过即便如此RIM的情况依然相当的令人担忧,目前RIM的整体业绩出现较大的下滑,因此要想实现复苏是相当困难的,而horsten Heins的整体的市场解读也并非就是正确的。

而RIM上周二宣布聘请摩根大通证券和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的银行家帮助其评估业务战略。此举遭到了市场分析师的普遍质疑,同时分析师也对RIM吸引买家的能力表示怀疑,并下调了RIM的目标股价。

美国投资银行Robert W. Baird的分析师表示:“RIM的潜在买家仍不确定,我们认为RIM成功寻找到买家的希望非常渺茫。现有原始设备制造商不大可能会收购RIM,市场普遍看好微软,不过,微软当前把主要精力都放在Windows 7和Windows 8上,因此收购RIM的可能性也不大。”

不过,美国知名投资社群Motley Fool专栏作家蒂姆拜尔斯(Tim Beyers)撰文也指出,诺基亚、甲骨文也均有可能收购RIM。

RIM公司近期发表财报预计第一季度营收亏损并计划大规模裁员令投资者震惊。消息人士称该公司可能裁员多达6500人,RIM共有员工16500人。RIM公司股价去年持续下跌,2008年股价高峰值曾达到144.56美元,而现在只有10.26美元,上下跌荡10余倍,目前市值只有54亿美元,除了手中现金和预估的专利价值,RIM公司手机业务和7800万用户的价值对投资者来讲总计不超过10亿美元。

如此估算,看来要想收购RIM至少需要60亿美元。RIM的结局如何,目前尚难以预料。但市场分析师人士指出,如果RIM再不改变,那落败将是迟早的事。不管哪家公司最终收购RIM,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从移动计算中盈利。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