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提问 家长提问 新阅读幼儿基础阅读书目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家长们和众多媒体记者的注意。以下是提问环节文字记录: 问:我刚刚听到朱老师介绍他的研制过程的时候,经过了一些专家的讨论,但是我想问有没有争取孩子的意见,我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来说,我的体会有些时候,我们成人很赞赏一些书籍,其实在孩子那儿是不太受欢迎的,我曾经很喜欢一本书叫做《小房子》、《逃家小兔》,这些书里面的一些深层次的含义,在孩子那个年龄段不理解,书里面一些图画和内容,在孩子那里不太接受,他也不认为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好的一本书,所以在咱们研制过程当中,是怎样照顾孩子的审美取向的,谢谢。 王林:我们家长都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很多家长买的书孩子都不爱看,出现这种,我认为是阅读上的偏差,到底孩子的阅读我是要引导好呢,还是说尊重好,我觉得是引导加尊重。我还有一个观点,孩子年龄越小的时候,引导应该更多一些,因为他的阅读面相对来说比较窄,对世界的判断没有那么的准确。 刚才提到的书目,我是这样来思考这个问题的,我们在研制这个书目的过程当中,包括我们很多的故事爸爸,故事妈妈,比如苏清华老师,她自己也有孩子,我想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包括还有幼儿园,他们也把这样的一些书,我们初选出来的一些书,带到幼儿园里面去和孩子做分享,也去看孩子的阅读反映。所以说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很尊重孩子的阅读反映的,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肯定会有一些书,现在推荐给他,他可能不爱读,我认为书和人的相遇,其实有时候就像我们婚姻过程中人和人的相遇一样,也是需要时间,他这一会儿不喜欢,并不代表他以后不喜欢。 第三点,我个人觉得有一些书,它可能包含很多的深意,大人理解到大人的深意,孩子理解到孩子的,而且孩子在阅读过程当中,可能更多的是关注故事的本身。我觉得其实不用把孩子导向一个很深的你所理解的这样的一个高度去,尊重孩子的阅读过程当中提的一些很细的,很琐碎的细节问题,我觉得也是体现出来孩子在阅读过程当中的尊重。 总之来说,我们这个书目我刚才说它是一个接地气的书目,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经过了很多的阅读的实践,到幼儿园,到家庭当中去看孩子的反映,比如说李一慢先生,他曾经把一百本书当中的49本,都带到他的西城区的图书馆里面去跟孩子讲。 问:王林博士您好,朱老师您好,今天特别开心能参加这个新闻发布会,我们几年以前在做一件事情,把很多专家推荐的书目我们放在一个小书箱里面,每个月一箱送到家庭里面去,然后把旧的书换回来,所以今天咱们这次书目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个指导性的书目,我希望两位专家评价一下,我们这种推广方式,它是不是合适,或者有没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谢谢。 朱永新(微博):把好书让更多的人分享当然是件好事情,无论是从商业的目的,还是从公益的目的,都是好事情,所以希望有更多的像你们这样的机构做推广。因为的确是,现在很多一方面好书很多人不知道,另外一方面,很多人知道,也没有时间精力去买,所以你们能够主动的服务家庭,服务孩子,当然是一件好事情。我们也希望把这些书能够集装成箱,让大家能够一下子一网打尽,能够买到,谢谢。 问:我来自北京皮卡少儿中英文图书馆,我们图书馆有很多书,但是今天我看到王林博士和新教育研究所推荐的这些书目都非常好,我有一个思路,可能大家在选书的过程当中,是按图书的一些方向,可不可以给出一些方向性的,这样我们在图书馆推荐给家长的时候,不仅限制于几本书,而是一类书都可以给他们推荐。比如说每个年龄段的一些图书选择上,大概是沿用什么样的方向呢? 王林:我们其实在做这个书目结束的时候,我们在后面列出了每一本书后面它的阅读功能,或者教育价值,比如说《好饿的毛毛虫》,我们就强调了,比如说颜色认知,星期几的认知,数字的认知等等这些,也就是说我们也考虑到了《可爱动物操》,它是身体的律动等等,我们列出了很多这样的教育价值和它的阅读的功能。我想孩子在阅读的时候,他可能在哪怕一般点上对他有影响,是大人根本没有想到的,所以我们最后没有把这一栏加上,但是孩子阅读的时候,自然而然孩子他会有他的社会。 朱永新:在这个栏目里面有阅读的理由,还有阅读的建议,另外我前面讲了,我们选择只是选择其中的一本,所以你要延伸的话,一套书你都可以去推荐给孩子。 另外,为了推广亲子共读,我们还专门成立了亲子共读中心,今天亲子共读的几位老师都来了,他们在北京会做很多儿童阅读的推广活动,这个阅读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 问:各位专家好,我是一个四岁孩子的妈妈,刚才专家都提到了阅读推广,我关心的是,在幼儿园这种属于强制普及我们这些基础和阅读的书目,这样的话,作为一个妈妈,我可以越过这些书,我把我的钱花到别的书上,因为孩子一个星期有五天都在幼儿园。 朱永新:这个是看政府,看幼儿园了,从理想的状态来说,所有的学校,小学、幼儿园应该配,因为有些书作为小学生来说,他的幼儿时期没有看过,他回头再看的时候,还是需要的,而且也会非常有意思,他会得到一些他过去没有得到的东西。所以我们觉得应该是所有的幼儿园都应该配置,从政府采购的角度来说。当然这一百书,作为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个理想藏书,你再省钱,这一百本书花不了多少钱,很多可能作为孩子一生的纪念,他看完了,你给它藏在那儿,他一生看过的书,我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幼儿园各做了一百本,也就是五百本书,今后这样的书会越来越少,这样的书可能更多的是带有纪念意义,具有收藏的价值,大量的书可能通过其他方法可以看到,所以有些书作为收藏也很值得,所以不用担心。我建议一下,这些书买一本书目放在家里,孩子随时可以查,不要指望图书馆。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