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微博)接受腾讯专访 腾讯教育(微博):非常感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和国际化人才有关的。我们今天这个论坛也是和国际化人才非常息息相关的。我知道很多企业都是追求国际化的优秀人才,我想问一下,如何能够成为一个高质量的国际化优秀人才? 作为教育家这个角色,您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作为企业家的角色,您觉得你的企业需要什么样高质量国际化人才? 俞敏洪:我觉得国际化的人才不是一个留学 (微博) 定义,比如说它去留学以后就是国际化人才了,不留学就不是。不是一次看到很多留学生回来以后眼光很窄,甚至还沾染了更加恶劣的习气,觉得自己是留学生等等。 所以我觉得国际化人才跟留学没有必然联系,当然,留学生中间更加能够产生国际化人才这是必然的。因为国际化人才不仅仅是一个理念,也有一个现实的体验。所以我觉得一个人要把自己变成国际化人才,首先要有国际化的眼光,要知道现在国际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什么样的知识能把自己锻炼成国际化的人才。这个他要从眼光、胸怀、国际、大局,国际发展局势,以及未来他所从事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来考虑问题。这是一个标准。 第二个标准是语言文化的相通,一个国际化的人才语言上不能不懂外语,不懂外语的话,他不能最快速度接受国际化的各个领域的信息。 要懂得国际上不同的文化,因为作为国际人才如果你到了西方,都不知道文化最大的要素是什么,都不知道在那为人处事怎么弄,最后被别人所排斥,或者你到了中国,都不知道中国人民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变成假洋鬼子,这样的根本就不能叫国际化的人才。 第三,他在所从事的领域和专业方面,一定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然才能叫国际化的人才。你在中国大学,比如说教化学的教授教了很久,但是如果你的化学知识脱离国际十年、二十年,那么你永远不能成为国际化的人才。所以在知识上也要赶上,甚至要引领世界的某个领域的发展才能叫国际化人才。 对于像新东方这样的企业来说,我们需要国际化的人才实际上就是中西方语言文化都很通的。并且对教育有着比较好的了解,对世界上各种教育体制比较好的了解。对于教育管理能够比较精通的人才在我们眼中就是国际化的人才。当然有对中国教育管理精通,也有对中国教育体制很熟悉的。这个叫做国内化人才,新东方现在越来越多的是融合了两方的人才。就是把中国土生土长的人才,和在西方教育背景下长大的人才融合在一起,构成新东方可以互相互补的团队。 腾讯教育:我们知道国外的教育可能比较强调的领袖人才的培养,您觉得中国人才市场更需要哪一类的人才? 俞敏洪:中国的两类人都需要,一类是领袖人才,一类是专业人才。因为现在中国的问题是领袖人才不像领袖人才,专业人才不像专业人才,这是中国的现状。所以他需要对这两方的人才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培养。中国的大学教育体制不培养学生的通才,基本上进去就学专业,这直接导致了中国的综合性领导人物和领袖人才的缺乏。或者说不够全面,所以中国现在从政治到教育,基本上都是技术人才来领导中国这些领域的发展。 这有它的好处,比较踏实,但是也有它的坏处就是眼光不够开阔,想象力不够丰富,这种情况导致中国的事情发展的时候总是从技术角度解决问题,而不是从宏观角度解决问题。所以未来中国在技术人才方面,在领袖人才方面的培养需要从教育体制的改革本身来解决问题。 腾讯教育:中国的技术人才的培养,我觉得现在由于中国的大学本身的经费不够,所以大量的大学的技术教育没有涉及到世界最先进的体系和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这对中国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空缺。所以未来特别希望政府把钱能够花到这样的刀口上。这是在一些领域方面培养出世界级的,顶尖级的人才,来引领中国的某一个行业的发展。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