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扬镳 艾伦和盖茨来自不同的世界。从一开始,这就注定两人会走上不同的道路。 艾伦从小喜欢阅读科技读物,喜欢做些小实验,有一次差点没把自己家的狗毒死。而盖茨更喜欢父亲给他订阅的《财富》杂志,“很虔诚地阅读它们”。盖茨曾经拿着这份杂志问艾伦:“你觉得经营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是什么样子?”艾伦说他不知道。盖茨说:“也许我们将来会有自己的公司。”说这话时他13岁。 艾伦的父亲是华盛顿州立大学图书馆的副馆长,为了让儿子念著名的私立学校湖滨中学,全家不得不节衣缩食以支付高昂的学费。而盖茨的父亲是华盛顿州律师协会的主席、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艾伦在书中写道,他和盖茨双方占有的股份体现了“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儿子和一个律师的儿子之间的差别”。 事实上,两个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正是因为股权而分道扬镳。斯蒂夫·鲍尔默是盖茨在哈佛的同学,曾在宝洁的市场营销部工作。微软成立5年后,盖茨想聘用鲍尔默,并分给他5%的股份。艾伦同意了盖茨的提议。但当他结束度假回到公司时,却吃惊地发现盖茨给鲍尔默写了一封信,许诺给后者8.75%的股份。艾伦大怒,表示再也不想请鲍尔默,并指责盖茨言而无信。 盖茨同意多出的股份从他那里扣除,艾伦才勉强同意。盖茨的管理方式也让艾伦不满。假如有人没有按时完成工作,盖茨会轻蔑地说:“我一个周末就能把这软件写完!”如果有人做了什么事让他不满,他会大吼:“这是我听过最他妈愚蠢的事情!”当然,让盖茨不满的人也包括艾伦。 微软早期员工詹姆斯·华莱士、吉姆·埃里克森在《硬盘》一书中也证实了艾伦的说法。“艾伦是个比较好相处的人,而盖茨则是个不可理喻、爱发脾气的工作狂。”他们写道,“保罗总是比盖茨更有耐心。” 真正让艾伦决定离开微软的原因是盖茨和鲍尔默的联手排挤。因为对公司发展道路的不同见解,盖茨逐渐将艾伦排挤到了决策核心圈的边缘。1982年,29岁的艾伦查出罹患第四阶段的淋巴瘤,不得不休养数月。当他回到办公室时,无意中在盖茨的办公室门口听到他和鲍尔默的对话。他们正抱怨艾伦几个月没有工作,准备通过发行期权的方式来稀释艾伦的股份。 艾伦抑制不住怒火冲了进去,让盖茨和鲍尔默十分尴尬。事后,盖茨写了一封6页纸的道歉信,但是裂痕已不可弥合。 冲突发生两个月后,艾伦正式离开微软,但仍保留公司董事会副董事长的席位和他的股份。艾伦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当比尔要给他投资时,他拒绝了。“我想看看没有他的帮助,我单枪匹马能做到什么程度。” 离开微软后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与癌症和公司经营抗争,但他仍感受到在微软时未曾体会到的快乐。 1986年,微软上市。艾伦握有28%的公司股权,一夜间成为身家过亿的富翁。在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后,艾伦开始追逐梦想的日子到了。 梦想成真 在许多人眼里,艾伦就像是《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他的生意伙伴透露,跟他谈工作时,他的社交技能刚刚好,但当他们在电梯里与艾伦不期而遇时,他就显得不知所措,不但回避眼神接触,还假装不认识。 艾伦从小就对宇宙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9岁时,他和母亲、妹妹去西雅图世博会游览,泡在太空馆里不肯走。妈妈没办法,只能在晚上9点闭馆时再去接他。 在投身软件界之前,艾伦一直梦想成为一名航天员。盖茨曾被艾伦家里一排排码放齐整的科幻小说震慑。“他读过的科幻小说是我的四倍!”盖茨甚至向他请教过“枪炮工作原理”、“原子反应堆”之类的问题,艾伦讲解得一清二楚。直到小学时被查出近视,这才宣告他的航空梦破灭。 离开微软后,艾伦希望继续自己的太空梦想。他出资2500万美元赞助了“太空飞船一号”计划。2004年6月21日,全球首架由私人出资、设计、制造并驾驶的“太空飞船一号”航天器在美国成功发射升空,飞至距地球100多公里的太空,一个多小时后返回地面。第一位驾驶员麦克尔·梅尔维在成功完成这次的太空飞行之后正式成为宇航员。在火箭燃烧80秒钟之后,“太空飞船一号”在其飞行的最高海拔度过了3分半钟。在这个短暂的亚轨道失重过程中,梅尔维有幸目睹了地球完美的弧线以及黑洞洞的苍穹。此举打破了宇宙探索的国家垄断局面,让人们看到了廉价太空游的希望。 有记者问艾伦,既然你那么喜欢冒险,为什么不自己驾驶飞行器上太空?艾伦说:“太空飞行的死亡率是4%,而我相对保守。”从癌症的鬼门关里走出的艾伦,更加珍惜生命,他还有许多梦想要去实现。 在艾伦的梦想列表里,拥有一支球队也是其一。童年的艾伦对青草过敏,所以很少参加运动,可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好的体育观众。他最爱的是篮球和橄榄球。 1987年,他花6500万美元买下NBA的波特兰开拓者队,并于4年后将开拓者队带入NBA总决赛,但遗憾地负于乔丹率领的芝加哥公牛。1998年,在2000-2001赛季,艾伦的开拓者队更是创下了联盟的一项纪录:六位全明星球员加盟,全队工资总额高达8650万美元,排名联盟第一。1997年,艾伦又以2亿美元的价格成为NFL(美国橄榄球联盟)西雅图海鹰队的所有人。 艾伦说,作为球队老板,他尽量使自己处在一个平衡的位置:一方面要插手球队事务,另一方面,在球队的人员配备上要保留一定的行政自由,因此他很少驳回球队管理层的意见。 然而开拓者队在经历了1990年代的辉煌后,成绩和经营状况并不尽如人意,2006年几乎破产。最近也传出艾伦想将球队转手的消息,但他本人极力否认。他对《外滩画报》说:“我仍然坚持对球队、球迷以及社区的承诺,仍然希望会有一支最好的球队。” 除了这些完成梦想的“副业”投资外,艾伦一直致力于高科技领域的投资。他的几笔投资都极富远见性。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高速互联网还未出现(拨号上网是当时互联网接入的主流方式),艾伦就看准了具有一站式内容(新闻、天气、游戏、股票)的美国在线。而在互联网泡沫到来前,艾伦及时将美国在线出手,大赚了一笔。 1993年艾伦花3000万美元买下了“特玛捷票务公司”(Ticket master)80%的股权,首次提出将购票过程放到网上。 他创建了一个网页,从“超级碗”橄榄球赛到滚石乐队的演唱会票应有尽有。而亚马逊直到两年之后才创立,当时电子商务尚处于襁褓之中。 但艾伦的投资也常常失手。早在90年代初期他就预见到如今流行的“三网融合”,因而斥巨资购买了一家有线电视公司,但最终却因为眼光太过超前而亏损80亿美元。 艾伦给自己的投资公司取名伏尔甘(Vulcan)。他解释说,这个名字取自希腊神话,伏尔甘是长得最丑陋的天神,而且是个瘸腿,但却娶了最美丽的女神阿佛洛狄忒,因为他的灵魂和能力都十分出众。这是在影射艾伦自己吗?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