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联合宁波江北区委举办了“慈孝文化高校行”,邀请中华慈孝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带父求学的大学生代表杨怀保、不离不弃照顾精神病妻子几十年的83岁高龄老人魏迪仁、替十几位牺牲战友照顾父母尽孝的李彬,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母亲的孝子警察王春来等先后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慈孝文化的魅力,在大学生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被一个个鲜活的典型所感动,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感恩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做中华慈孝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 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海滨表示“孝”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是传承雷锋精神的根本前提。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孝文化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孝文化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来看,包含着对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的理解、对人的历史继承关系的肯定;从情感上包含着人类真挚的亲情,特别是对他人的关爱;从价值观念上推崇对人的社会价值的理解,强调人的责任,从道德伦理上,强调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一些传统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完全确立。在此情况下,对中华文化的传统孝道加以扬弃,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使之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让孝文化更好地在校园弘扬和传播,发挥孝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成为大学生感恩教育、价值观养成教育、道德塑造的有效载体,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就业。日前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委员会决定将在认真总结慈孝文化高校行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高校建立中华慈孝文化传播教育基地,让慈孝文化走进更多校园和单位,让慈孝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为促进社会和谐做贡献。 据悉,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慈孝文化的研究、交流与传播,先后与韩国、越南、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专家学者进行了有关孝文化的主题交流,组织举办中华慈孝节,推出了了包括洪战辉、杨怀保、孟佩杰等三位大学生在内的30位中华十大慈孝人物,先后联合山东、广西、陕西、新疆等卫视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推选活动,推出了包括唐国强、姜昆、刘德华、李玉刚、谭晶等55位演艺界孝子,赢得了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广泛参与和好评,同时为在校园更好的传播慈孝文化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做了有意的探索。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